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窗摇细浪鱼吹日,手弄黄花蝶透衣。


不觉春风吹酒醒,空教明月照人归。

一一窗扉面水开,更于何处觅蓬莱。


天香满袖人知否,曾到旃檀小殿来。

桥西一曲水通村,岸阁浮萍绿有痕。


家住石湖人不到,藕花多处别开门。

一派青山景色幽,前人田地后人收。

后人收得休欢喜,还有收人在后头。

鲁公笔法屋漏雨,未减右军锥画沙。


可惜团团新月面,故教零乱黑云遮。

红豆生苗春水波,齐梁人老奈愁何。


逢君只合千场醉,莫恨今生去日多。

大贤为政即多闻,杜老曾云我亦云。


千里清风传穆颂,两江流水漾漪文。


停云远树伤迟暮,对月高楼怅夜分。

墨池波染蕺山云,书尽蒲葵与练裙。


郎君自爱家鸡好,肯问兰亭王右军。

汝自冬春来,颇解学文义。


吾心岂不喜,顾此枝叶事。


如树不植根,暂荣终必瘁。

君家只在海西隈,日日寒潮去复回。


莫遣扁舟成久别,炉峰秋月望君来。

几年无事在江湖,醉倒黄公旧酒垆。


觉后不知新月上,满身花影倩人扶。

会稽陈迹久荒芜,流落江城墨未枯。


好向溪边示行客,问人能出百钱无。

梦觉须臾抚大槐,依然抑塞叹奇才。


放歌斫地身将老,忍泪看天意更哀。


待定微波姑伫立,伤歧前路小迟回。

春来携酒醉春萝,乞得春花一两窠。


不若取将松竹去,成阴留待主人过。

纨扇诗题字字新,秋风一展一含颦。


少陵难字将轻过,扬子方言未易论。


觅句只应天外得,知音谁解曲中真。

一卷残编遣岁华,数拳奇石割烟霞。


那知西子湖头客,翻忆东陵圃内瓜。


名倦抛珠还罔象,意长篝火伴毗邪。

茅屋垂萝野烟,青山独树凉蝉。


白首岂能忘世,桐江未胜滋泉。

丹梯拾级。
接武蓬池贻厥力。
抗疏批鳞。

白皙专城略有须,凝之原不羡封胡。


手推自喜调家婢,头责能容谑姊夫。


书问敬通能寄否,琴逢潘岳肯弹无。

大圣方人犹不暇,日乾夕惕法天行。


老婆老去心能切,口耳劳劳只送迎。

道大难容吾岂敢,和光瓦合讵吾情。


孔孟共憎乡愿媚,乡评中半是中行。

毁誉存亡破两关,超然自在出人寰。


耄期觅我身无见,得失从谁作往还。

子能干父父恭君,圣谕江湖亦远闻。


忠孝一门须刻骨,老夫题箑播清芬。

飞椷频到瀫江滨,意气宁知岳牧臣。


帝谓旬宣劳大吏,天将形胜属才人。


棠阴护处连三蜀,荔子尝来遍七闽。

一瓢峡涧冰霜重,千里云幢身世轻。


话月总教随刹土,临门犹悔出山情。


庾关古已多行客,乌石今仍对会城。

老大翻惊岁月频,那堪更作别离人。


三年寒暖初停梦,一夕云峰又隔春。


有意菊花成聚首,无情梅萼送行津。

梅花岁岁凭君折,折尽梅花第几枝。


树杪暮云看去远,江湖游鲤到来迟。


诗今点窜成千首,路已经过熟九疑。

春风吹堕洞庭舟,春日来从鹦鹉洲。


万国风尘随独客,五更烟月下中流。


天边城阙身重到,笛里关山鬓已秋。

阵马冲车次第行,触蛮蜗角总功名。


山中尽日无人到,卧听松间落子声。

一夜江门春水生,东风吹浪海云轻。


从来不识王侯面,两两渔舟尽日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