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惭愧双峰老,光明两足尊。


午窗钩竹影,冻笔点梅魂。


斋近乌啼树,禅回虎伏门。

宝历承千祀,舆图冠百王。


际天开日月,率土效梯航。


累洽规模远,重华法度彰。

圣世恢文治,贤科擢隽材。


风云连地起,日月丽天开。


右武宗磐衍,同文国本培。

尧历开昌运,升平十四春。


鹤书驰云路,鹗荐贡儒珍。


宦族西湖裔,家声阀阅亲。

渊明旷达士,未及至人情。


有田惟种秫,似为酒中名。


过饮多患害,曷足称养生。

栖栖徒旅中,美酒不常得。


偶得弗为饮,人将嘲我惑。


天运恒往还,人道有通塞。

里中有一士,爱客情亦至。


平生不解饮,而独容我醉。


我亦高其风,往还日几次。

世间有真乐,除是醉中境。


可能得美酒,一醉不复醒。


陶生久已没,此意竟谁领。

悠悠从羁役,故里限东隅。


风波岂不恶,游子念归涂。


朝随一帆逝,暮逐一马驱。

昔出非好荣,今处非避喧。
中行有前训,恐遂堕一偏。


商于四老人,遗之在西山。

陶翁种五柳,萧散本天真。
刘生荷一锸,似亦返其淳。


步兵哭涂穷,诗思日以新。

结交数丈夫,有仕有不仕。


静躁固异姿,出处尽忘己。


此志不获同,而我独多耻。

大男逾弱冠,初尝传一经。


小男年十三,玉骨早已成。


亦有两女子,家事幼所更。

我卜山中居,柴门林际开。


湖光并野色,一一入吾怀。


勿言此居好,殆与素心乖。

今晨风日美,吾行欲何之?


平生慕陶公,得似斜川时。


此身已如寄,无为待来兹。


况多载酒人,任意复奚疑。

诗礼趋庭日,风尘筮仕辰。


献荆思报国,捧檄冀荣亲。


肇典丹阳校,旋苏海邑民。

削迹边山邑,投身傍海城。


驱驰悲世事,出处愧家声。


学术元求志,文章岂为名。

一语匆匆二十年,烂游吾欲首斜川。


今朝开岁倏五十,稚子诵诗惊醉眠。


元亮归来殊未晚,买臣富贵政堪怜。

三朝元老国蓍龟,山立精神虎豹姿。


高步琼林开宦辙,早登华省被恩私。


栋梁材器明堂用,台阁文章圣主知。

特进天人间世英,长身玉立气峥嵘。


高年幸际时熙洽,盛德尤关国重轻。


柱史久闻周典礼,留侯多识汉公卿。

漳北遥开郡,泉南久罢屯。


归寻初旅寓,喜作旧乡邻。


好鸟鸣檐竹,村黎爱幕臣。

抟煤且捏脂,驯健里牛儿。


茧栗初收买,薪刍自料支。


冥心忘禄爵,亲手驾辕犁。

嵩岳钟前代,延陵属后身。


论文班马并,欢乐鲁齐纯。


颖拔元无敌,清修迥绝伦。

蝉鬓云鬟逞丽妆,郁金香喷紫罗囊。


平生未识红鸾字,愿借春纤写数行。

东风二月春无涯,堂背竞开萱草花。


倚门喜听噪檐鹊,忽报远道儿还家。


远道见还自何所,玉关紫塞迎风沙。

我闻匡庐镇南服,云是禹贡敷浅原。


昆仑支脉远分析,衡岳五岭遥相连。


大江西来浪翻屋,万古眤立洪涛前。

王郎长诗壁垒坚,老将睥睨不敢前。


方公偏师扼其吭,如窦车骑登燕然。


我闻一鼓避三舍,镞不破的敢言射。

双林古名刹,婺女之乌伤。


云出汉水白,云归山气黄。


维昔传大士,依山开道场。

堂上慈亲鹤发垂,几回空负倚门思。


定因说向孙儿道,知在京师在下邳。

云白星稀夜气清,家家祠灶学阴生。


我方寄食公厨饭,却忆慈亲坐到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