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青壶乃似壶中谪。
万象光辉森宴席。
红尘闹处便休休,不是个中无皂白。

结算平生,风流债负,请一笔句。
盖攻性之兵,花围锦阵,毒身之鸩,笑齿歌喉。
岂识吾儒,道中乐地,绝胜珠帘十里楼。

长记与君别,丹凤九重城。
归来故里,愁思怅望渺难平。
今夕不知何夕,得共寒潭烟艇,一笑俯空明。

暮江寒碧萦长路。
路长萦碧寒江暮。
花坞夕阳斜。

浴殿词臣亦议兵。
禁中颇牧党羌平。
诏卷促归难自缓。

罗袜生尘洛浦东。
美人春梦琐窗空。
眉山蹙恨几千重。

休说将军,解弯弓掠地,昆岭河源。
彩笔题诗,绿水映红莲。
算总是、风流馀事,会须行乐□年。

闲说秋来,乘槎心懒,梦回三岛波间。
便思黄帽,同我老山颜。
上界仙人官府,何似我、萧散尘寰。

真珠酒滴琵琶送。
行云旧识巫山梦。
空得醉中归。

玉立风尘。
光动黄银。
便谈文、也到夜分。

舞红轻带愁飞,宝鞯暗忆章台路。
吟香醉雨,吹箫门巷,飘梭院宇。
立尽残阳,眼迷睛树,梦随风絮。

兰畹霜浓,柳溪冰咽,春光先到江梅。
瘦枝疏萼,特地破寒开。
钩引天涯旧恨,双眉锁、九曲肠回。

小桥直。
林表遥岑寸碧。
斜阳外、霞绚晚空,一目千里总佳色。

汉家经略中原,上游眷此喉衿地。
风行雷动,无前伟绩,伊谁扬厉。
玉帐筹边,绣衣给饟,江上增气。

吴门古都会,畴昔记曾游。
轻帆卸处,西风吹老白蘋洲。
试觅姑苏台榭,尚想吴王宫阙,陆海跨鳌头。

五十头颅,早已觉、飞腾景暮。
愁眼看、蜂黄蝶粉,草烟花露。
莫做阳台云雨梦,休怀渭北春天树。

小雨疏疏过,长江滚滚流。
落霞残照晚明楼。
又是一番重午,身寄南州。

抚剑悲歌,纵有杜康,可能解忧。
为修名不立,此身易老,古心自许,与世多尤。
平子诗中,庾生赋里,满目江山无限愁。

蟹熟晕橙霜。
蛆浮染菊黄。
淡交情、都没炎凉。

百年光景,算山中、多占人间分数。
一片清风梅是主,弹压粗花俗树。
小小鱼池,深深莺谷,曲曲香云路。

风梳雨洗。
玉阙琼楼何处是。
万里秋容。

莺飞蝶舞草芊眠。
百花争妙妍。
江南春水好行船。
廿载重过此,香花礼塔前。
风尘孤影倦,星月瑞光悬。
衣染琉璃滑,人多梵呗圆。
千叶香梅春在手。
日薄帘栊,花影遮前后。
小立徐行还易久。
水绕孤村客路赊。
一楼风雨角巾斜。
举觞无复问煎茶。
对竹擘吟笺,正是赏梅时节。
便把这些清致,作东湖三绝。
帝家金鼎待调羹,何似且休折。
我本飘然出岫云。
挂冠归去岸纶巾。
但教名利休缰锁,心地何时不是春。
挺挺祖风烈,瑞岁滞偏州。
元龙豪气,宜卧百尺最高楼。
万丈文章光焰,一段襟怀洒落,风露玉壶秋。
休卧元龙百尺楼。
眼高照破古今愁。
若不擎天为八柱,且学鸱夷,归泛五湖舟。
倚醉怀春翠黛长。
肉红衫子半窥墙。
兰汤浴困嫩匀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