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北山非自高,千仞付我足。


西湖亦何有,万象生我目。


云深人在坞,风静响应谷。

江山虽有馀,亭榭苦难稳。


登临不得要,万象各偃蹇。



惜哉垂云轩,此地得何晚。

满榼芳醪何处倾,金鳌背上得同行。


天垂绿野三边尽,云与朱阑一样平。


烟树微茫疑误墨,风松萧瑟有新声。

寇公壮岁落巴蛮,得意孤亭缥缈间。


常倚曲阑贪看水,不安四壁怕遮山。


遗民虽尽犹能说,老令初来亦爱闲。

曩谁筑孤亭,胜日有感遇。


永怀刘随州,因榜白云句。


遗老不能谈,岁月忽成屡。

江静明花竹,山空响管弦。

风生学士麈,云绕令君筵。

百越馀生聚,三吴远接连。

紫翠峰前水一湾,趣亭微径白云关。


渔樵不见携筇去,猿鹤相随采药还。


晚月带潮来海上,春风吹雨到人间。

登临多好处,第一压云亭。


水作高低白,山分远近青。


人家半烟树,客柁满春汀。

昨夜风高蝉半咽,起来知是白露节。
玉面少年窄袖衫,袖里新诗似冰雪。


几日炎炎如甑中,今朝忽觉超樊笼。

清净当深处,虚明向远开。


卷帘无俗客,应只见云来。

凭高极目意茫然,坐对淮南摇落天。


空把归心同客雁,遂将缄口伴寒蝉。


一樽醒醉黄花外,万事萧条白发前。

少城西北最高处,凭槛极眺襟怀开。


模糊烟树鸟边静,突兀云山天外来。


归樯栉栉逗淮浦,凉飔猎猎生岩隈。

归云片片鸟行没,晚日寸寸城阴生。


林下本无苏合弹,栖乌何事向人惊。

凭高徙倚不成下,把酒直送斜阳曛。


遮回西北望乡眼,遭个亭亭车盖云。

山暝日云稷,天清风寖和。


树花红暗淡,城草绿坡陀。


归艇冲烟去,昏凫接翅过。

造化百幻诡,何物保相避。


霎然创以呈,俨尔夙所肄。


取玉自昆仑,削金役翡翠。

登临思昔人,有意在山麓。


举首瞻孤云,怅怀思宰木。


云亦初何心,意乃自感触。

江湖垂老死,天地忽风尘。


岂不多华屋,何曾属主人。


此亭聊着眼,数口仅容身。

池塘通涧水,篱落护柴门。


昔在承平日,谁知化育恩。


艰危多死徙,侥幸或生存。

游观不在大,但取意疏恢。


积雨欣初霁,闲人偶独来。


目随新句转,萍殿去凫开。

三十馀年事,千纷复万纭。


战尘飞白羽,花事梦红云。


园契更为主,州符阅几君。

一行城外路,事事胜城中。


是处稻争绿,谁家莲忽红。


深篱幽户闭,小水暗渠通。

小阁虚窗手自推,碧池天净镜奁开。


深涵树影无风动,骤唼鱼声似雨来。


六月今年全未热,一诗吾辈易为才。

三岁度岭行,薄言观世枢。


壮心销流丸,林泉聊据梧。


归心存醉石,取似在枌榆。

松级偶晨登,樾馆聊夕止。


轻裾挟馀滋,溪烟宛方起。


夫君碧云期,良会伫难委。

日日恐无云可望,不辞逐静望来频。


共知亭下眠云远,解到上头能几人。

日帝流光射后庭,紫云千古尚名亭。
还应独饱阴符句,大赤天中一将星。
朝游南山南,暮游北山北。
所以两山云,尽与师相识。
师自出山去,云亦出山飞。
冬温气苦盭,玄冥未书勋。
薄雪殿馀腊,一夜收楚氛。
欢欣想农圃,润泽到蒿芹。
云生山气佳,云卷山色静。
隐几亦何心,此意相与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