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篇长恨有风情,十首秦吟近正声。


每被老元偷格律,苦教短李伏歌行。


世间富贵应无分,身后文章合有名。

匡章曰:“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?居於陵,三日不食,耳无闻,目无见也。
井上有李,螬食实者过半矣,匍匐往将食之,三咽,然后耳有闻,目有见。


孟子曰:“于齐国之士,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。

公都子曰:“外人皆称夫子好辩,敢问何也?”


孟子曰:“予岂好辩哉?予不得已也。
天下之生久矣,一治一乱。
当尧之时,水逆行泛滥于中国,蛇龙居之,民无所定,下者为巢,上者为营窟。

公孙丑问曰:“不见诸侯,何义?”


孟子曰:“古者不为臣不见。
段干木逾垣而辟之,泄柳闭门而不内,是皆已甚。
迫,斯可以见矣。

孟子谓戴不胜曰:“子欲子之王之善与?我明告子。
有楚大夫于此,欲其子之齐语也,则使齐人傅诸?使楚人傅诸?”


曰:“使齐人傅之。


曰:“一齐人傅之,众楚人咻之,虽日挞而求其齐也,不可得矣;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,虽日挞而求其楚,亦不可得矣。

万章问曰:“宋,小国也。
今将行王政,齐楚恶而伐之,则如之何?”


孟子曰:“汤居亳,与葛为邻,葛伯放而不祀。
汤使人问之曰:‘何为不祀?’曰:‘无以供牺牲也。

彭更问曰:“后车数十乘,从者数百人,以传食于诸侯,不以泰乎?”


孟子曰:“非其道,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;如其道,则舜受尧之天下,不以为泰,子以为泰乎?”


曰:“否。
士无事而食,不可也。


曰:“子不通功易事,以羡补不足,则农有余粟,女有余布;子如通之,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。

周霄问曰:“古之君子仕乎?”


孟子曰:“仕。
传曰:‘孔子三月无君,则皇皇如也,出疆必载质。
’公明仪曰:‘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。

景春曰:“公孙衍、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?一怒而诸侯惧,安居而天下熄。


孟子曰:“是焉得为大丈夫乎?子未学礼乎?丈夫之冠也,父命之;女子之嫁也,母命之,往送之门,戒之曰:‘往之女家,必敬必戒,无违夫子!’以顺为正者,妾妇之道也。
居天下之广居,立天下之正位,行天下之大道。

陈代曰:“不见诸侯,宜若小然;今一见之,大则以王,小则以霸。
且志曰:‘枉尺而直寻’,宜若可为也。


孟子曰:“昔齐景公田,招虞人以旌,不至,将杀之。

墨者夷之,因徐辟而求见孟子。
孟子曰:“吾固愿见,今吾尚病,病愈,我且往见,夷子不来!”他日又求见孟子。


孟子曰:“吾今则可以见矣。

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,自楚之滕,踵门而告文公曰:“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,愿受一廛而为氓。


文公与之处。


其徒数十人,皆衣褐,捆屦、织席以为食。

滕文公问为国。


孟子曰:“民事不可缓也。
《诗》云:‘昼尔于茅,宵尔索绹;亟其乘屋,其始播百谷。

滕定公薨。
世子谓然友曰:“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宋,于心终不忘。
今也不幸至于大故,吾欲使子问于孟子,然后行事。

滕文公为世子,将之楚,过宋而见孟子。
孟子道性善,言必称尧舜。


世子自楚反,复见孟子。

人品悬知大不同,一丝羞见钓台风。


七年假守如虚叟,万首新诗似放翁。


贷死偶馀吟鬓白,每生犹想战尘红。

清梦闲凭绝妙辞。
无弦琴上说相思。
抟成滴滴盘珠颗,抽尽盈盈缚茧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