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少小喜读书,终夜守短檠。


其实无甚解,不幸误有声。


劳苦亦何得,空失东皋耕。

昔自京口归,卜居得剡曲。


地偏无市人,民淳有古俗。


陋屋仅结茆,粗饭财脱粟。

客舟挂烟帆,千里过楚都。


七泽渺无际,大不数具区。


浪翻出长蛟,云拆浮天吴。

昔戍西陲时,凭高望中原。


愿欲乘天风,往吊绮与园。


有志莫能遂,怅望商山魂。

入蜀过匡庐,秋风宿东林。


月出断山口,满窗松竹阴。


袅袅一枝烛,道人语夜深。

癸亥辞修门,拜赐散人号。


一出非本心,欢喜归祭灶。


故乡多名山,幸得遂所好。

还乡老未死,举目少耆宿。


邑屋亦或非,所馀但乔木。


曩时列鼎家,今不饱半菽。

我昔挥短楫,终年钓吴松。


亦尝携长镵,采药玉霄峰。


为计晚大缪,朝路偶见容。

上世本为农,辍耕业诗书。


我少学不成,固应返其初。


冥冥不自揣,乡校参群居。

总角入家塾,学经至豳诗。


治道本耕桑,此理在不疑。


今兹垂九十,谢事居海涯。

飘风骤雨谩惊春,扫荡何烦臂屈伸。


天识不衷宜不恕,神歆非类即非仁。


休雠地下枯鱼骨,且斗尊前健犊身。

阳春白雪雅音希,俚耳冬烘辄笑嗤。


麋见丽姬翻决骤,鸟闻韶乐却忧悲。


烂奚轻薄人何敢,伏猎荒唐自不知。

十载之前颇能忆,与子跌宕长安陌。


人间快事无不有,一醉两见东方白。


我歌若舞各自爱,日居月诸非所惜。

薄游狎流光,五帙俄已至。


今为悬弧旦,使我废朝食。


窃拊有尽身,自抆终天泪。

君不见燕泉何子生南岳,十八名声动江海。
年今四十少方伯,富贵由来重文采。


金章紫绶乃自致,黑发红颜未曾改。

浮生寄天地,瞬息如风霆。


回首尘埃中,倏已三十龄。


家人庆初度,浆酒罗前庭。

把袂风前各怆神,青灯明灭潞河滨。


三生恍睹前朝客,万死惊逢绝域人。


寂寞未妨龙剑老,飞扬犹喜凤毛新。

濩落长途赋远游,青帆驰载出河洲。


双龙吐雾莲花合,片鹢乘风竹箭流。


搦管东南空大泽,飞旌西北近神州。

踪迹云萍半杳然,相逢岐路剩留连。


惭称鲁国通家后,好是丰城拭剑年。


锦席易中贤圣酒,牙樯难认孝廉船。

廿年燕市客,尔外更谁存。


逆旅推耆旧,他乡见子孙。


花香分玉殿,藜火直金门。

九折王阳道,千秋大隐庐。


云山容负笈,宇宙碍驱车。


业岂门人尽,名犹国士馀。

作赋惭鹦鹉,空群辨鹔鹴。


千人摧稷下,一士擅襄阳。


色借青云迥,心悬白日长。

黼黻真王佐,丝纶暂钓徒。


中天仪凤杳,大海蛰龙孤。


入梦犹金钥,翻歌自玉壶。

柳色吴天梦,梅花粤峤情。


吏才高汉代,儒术重周京。


雾泽南山豹,云寒北海鲸。

胜许庞公擅,名应善卷逃。


挂瓢沧海阔,倚杖碧山高。


万事留青鬓,孤忠藉彩毫。

游神近何所,三十六峰前。


鸟下谈经榻,猿窥问字船。


飞萝悬白日,古树拂苍烟。

九曲移家近,三山入望遥。


楼台临碧汉,户牖逼青霄。


坐叩梅仙诀,行逢木客谣。

北极声华久,东山气象新。


乍辞文苑秩,初乞武夷身。


辟地连三岛,看天卧七闽。

秋入衙斋风淅淅,悲秋客子歌今昔。


回看往事念年馀,怀抱依然对兹夕。


当时年少气豪粗,把臂同君坐石湖。

又衡云过尽,咫尺湘源,旧游重到。
望里平林,怪翠烟如扫。
凤叶凋香,虬枝剪玉,任摧残多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