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先生腹有五车书,宜著天禄与石渠。


一日不可食无鱼,何不置之于江湖。


迩来得邑古塞隅,饮酪披毳如羌胡。

君不见相如昔隐临邛市,文君当垆身涤器。
未逢给札赋凌云,岂免辛勤穿犊鼻。


又不见苏秦大困还家时,失计颇遭妻子詈。

通州瞿昙师,多于雁鹜行。


吾常爱志僧,谓之一凤凰。


不见十五载,访我大江傍。

梅压沧浪密复疏,临流几度濯緌絇。


侯封富贵归千首,身计行装挂一壶。


文饮暂教吾辈共,骚坛谁道我军孤。

星聚何曾奏少微,浮萍桂海偶相随。


掺袪东阁吟梅处,眵目寒窗点易时。


自叹两翁馀口业,悬知千载有心期。

晏坐山中二十年,一朝披雾睹青天。


出山还似山中物,岁晚霜松铁干坚。

石洞谁穿薜荔封,玄云宫阙远闻钟。


万松风奏笙簧杂,叠嶂天开锦绣重。


久住定应凡骨换,偶来忘却病身慵。

画舫长牵日夜行,好风天借一帆轻。


涛声北拥迎銮镇,山势东蟠建业城。


泽国鱼龙争起舞,水村鸡犬误相惊。

十年人事经千换,何物能容一滞淹。


重过秭园寻旧葺,更留清酌停春檐。


朱梅绿桔方争艳,白发苍颜已漫添。

休论官业出金华,共乐家林鹿挽车。


何日寻春携漉酒,有时留客试擂茶。


望梅止渴宁非梦,却月横枝始是花。

春日紫宸朝,合殿萦天香。


玉笋粲风采,鸡舌相芬芳。


陈侯金闺彦,指期簉鹓行。

鼻观拜嘉况,名香如前闻。


尘容方一洗,藻思期三薰。


久坐欣有得,飘飘欲陵云。

英英末利花,素蕤馥清晓。


谁将煮水沉,采撷得奇妙。


吾非范蔚宗,品题能了了。

东风将小雨,一夕池中平。


春声在疏竹,琅琅有馀清。


公退远世氛,心地莫与京。

尘劳昏独志,禄利蚕良心。


扫地香一炉,澹然清兴深。


假寐顷刻间,烟霏遂盈襟。

旱灾已叹失秋成,春到谁教夏令行。


风阵骤来收雨脚,雪花未集听雷声。


阴阳改变才俄顷,冷暖乘除若晦明。

西征岂不乐,梦中诗佳哉。


南山络条华,四顾吃所哀。


山川今可梦,小谢恨能裁。

客来说刘翁,嵩山跨黄犊。
青衣二双鬟,颜色若明玉。


手携绿牙笛,随轩奏新曲。

渔师竟日渔,水族作斤卖。


小捐使鬼兄,大载获鳞介。


鲲鲸未易罗,所得亦殊态。

初拜清扬日,菰城荻始芽。


家声璜出渭,骏气马生洼。


博识该三箧,宏才记五车。

沈郎终日掩柴扉,游艺虽多道日肥。


东绢丹青真得髓,文楸黑白要知机。


笔添龙眼防颓壁,阵合鱼丽孰解围。

灯花犹记别时红,为报君归我亦东。


岂意黄尘迷瘦马,尚淹青眼送飞鸿。


群山积雪清相射,千树寒梅望欲空。

人生难得真生日,正使百年才遇一。


我今客里值斯时,况复主人相款密。


连宵举酒为我寿,满眼鸡豚破梨栗。

舟车赤日千馀里,笔砚清风二百年。


开口人知宗洛派,举头身欲近闽天。


絺袍凉拥松皮几,桂酒春浮药玉船。

君不见千红万紫斗媚娇,秋风初动先飘飖。
又不见徂徕山上百尺松,凌霜傲雪不改容。


道人爱此娱神早,眼前懒结闲花草。

鹤城九峰俱有名,后来鹤峰名更清。
鹤峰只在九峰里,题品往往由先生。


鹤峰鹤城相对起,烟水四周三百里。

剡报初传自棘闱,使星今已向东维。


一时戏语今成谶,两月清欢合有诗。


云近紫垣明绣豸,日临沧海动朱旗。

沧溟东望日含晖,城郭人民叹已非!


乱世功名无所用,平生心迹不相违。


词章应世东洋体,妇孺还乡大袄衣。

疏林暮景挂斜晖,转悔今非似昨非。


一别真成游子恨,十年竟与故人违!


重来彭泽陶元亮,遥忆辽东管布衣。


我已无家长在客,守松三度去来归。

以酒为名原不恶,不然生我奚为。
任他题遍绿窗诗。
颓然五斗,醉去但佯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