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布谷催耕候已深,骄阳未肯化为霖。


一年铃阁传斋禁,三月花时负赏心。


空谷灵湫能奋响,丛祠古木已成阴。

鸟啼花落奈春何,谩道春光特地多。


不见饧箫寒食后,暂陪觞咏惠风和。


竹衫争醉丰年日,瓦鼓仍闻载路歌。

隔年暂到莺将老,此日重陪燕始来。


云傍熊轩飞好雨,山移鼍鼓作轻雷。


踏青女伴春衫湿,浮白宾筵舞袖回。

莺歌蝶舞更红裙,端与东山作主人。


竹马儿童扶杖老,争随千骑去行春。

皂盖朱轓驻水滨,芳菲虽晚景犹新。


何妨绮席三千履,不负阳春十二旬。

暖日和风似酒醺,提壶鸟语苦淹人。


传闻已有瓜时代,谁与东山管辖春。

循吏三年借寇君,宾筵春事一番新。


中山自可销千日,河朔宁须泥十旬。

酿雨浓云郁不开,绛英素蕊半苍苔。


不因皂盖班春去,谁唤青衫老吏来。

汉台分刺辍名臣,隼旆还临磬水滨。


殿石乍辞龙尾远,印鞶初结兽头新。


贯花佛会连香刹,种杏仙阴接宝邻。

一径修篁百亩深,倚天乔木更阴阴。


红尘万事不到眼,好景四时长会心。


稳著亭台添远趣,透开风月自清音。

一麾遥驻水云间,闻说铃斋尽日闲。


蝗似九江那敢近,珠于合浦定先还。


天人影响从千古,贤哲功名正一斑。

声迹周行旧,人门汉相延。


谢宗康乐在,阮侄仲容贤。


文献群公侧,风流晚辈先。

珍重通州守,凝香足燕清。


海风喧夜永,江日荡春明。


未废青灯读,应添白发生。

忆奉先人窆,深勤长者车。


哀辞推杰作,虞主为佳书。


今日君仙去,秋阴我病馀。

少日论心密,中年会面艰。


相逢愈青眼,太息各苍颜。


离合穷通里,悲欢梦寐间。

书卷平生事,篝灯静夜分。


韵钧奏韩柳,黼黻补卿云。


不鄙频挥麈,曾窥一运斤。

发轫期行志,鸣琴最得民。


渊鱼何用察,桑雉本来驯。


可叹双旌暮,犹歌五裤新。

圭玉身无玷,春风物自熙。


学非随俗尚,心故有天知。


里社成邹鲁,交游不惠夷。

赫赫中兴佐,英风想大门。


得交人物懿,喜见典刑存。


拱立严诸父,躬行表后昆。

久已安时论,狂因叹史才。


及知前辈少,谁说过江来。


日月闲难得,星霜老易催。

道山群玉府,密迩日月光。


夐与尘世隔,恍如白云乡。


李侯好古士,来自天一方。

符竹剖千里,休戚系一方。


田里息愁叹,民安由吏良。


方今重兹选,俾近天子光。

道微本一致,喧静偶殊辙。
眷言朝廷士,何必山水悦。
李侯禀灵气,家园邻大别。
凭熊飞隼两溪头,人似冰壶住玉楼。
事逐欢谣入渔钓,诗随秋思满汀洲。
茶收顾渚旗犹卷,酒贳乌程蚁半浮。
柳色阴阴平望桥,春流西受霅溪潮。
玉楼有月清光远,蘋渚生风丽思飘。
宁使簿书堆几案,已闻歌咏满渔樵。
阔步曾飞到广寒,一麾聊顿野云间。
虬蟠涧底未失水,鹤在笼中且看山。
旧日笑谈犹壮否,近来书信亦稀还。
南风薰兮,于诞之辰兮。
何以寿之,有南山之椿兮。
故人久已别,出拥朱辕轓。
昨尝枉札素,谓言寻里门。
云胡不践诺,使我心烦冤。
欲说澄江好,丹青百雉楼。
山明新雨泽,潮涌乱云流。
贤守声先至,疲民疾已瘳。
江左词章伯,朝端俊伟人。
燕居文会友,得志泽加民。
自是无心镜,俱传有脚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