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坐看连名策太常,青云稳上不须忙。
尽收骐骥无中驷,别拣楩楠有豫章。
玉殿桂留今日影,琼林花记昔年香。

幽怀忽牢落,起望登古原。


微吹度修竹,半林白翻翻。


日暮纷物态,山空销客魂。

遥瞻南嶂深复深,双崖与天藏太阴。


青鞋济胜不能懒,踏破积雪穷崎嵚。


空中朽树抱孤筱,无窍苍壁生横林。

斜阳照乱石,颠崖下双筇。


试从绝壑底,仰视最奇峰。


回埼发涧怒,高霭生树容。

城西望城南,十日九相隔。


何如三枝杖,共踏江上石。


门前流水过,春意满渠碧。

再来生白发,重见邓州春。


依旧城西路,桃花不记人。


卜居得穷巷,日色满窗新。

卖舟作归计,竹篮稳如舟。


雾收青皋湿,行路当春游。


老马不自知,意欲踏九州。

孙子白木杖,富子黑油笠。


我独白竹篮,差池复相及。


夕阳桥边画,岸帻归云急。

张子卧石榻,夏子理泉窦。


孙子独不言,支颐数烟岫。

举头山围天,濯足树映潭。


山中记今日,四士集空岩。

乱石披浅流,水纹如绀发。


驰晖忽西没,林光相映发。

哦诗谷虚响,散发下岩半。


披丛涧影摇,集鸟纷然散。

衡山未见意如飞,浩荡风帆不可期。


却忆府中三语掾,空吟江上四愁诗。


高滩落日光零乱,远岸丛梅雪陆离。

万里鸥仍去,千年鹤未归。


极知身有几,不奈世相违。


岁暮蒹葭响,天长鸿雁微。

放懒生涯,欣慵活计,起心念念慈悲。
而今不肯,摘叶更寻枝。
撇下之乎者也,的端认、莲出青泥。

魂消目断关山路。
曾送雕鞍去。
而今留滞古陪京。

长淮宛转淮山麓,浩荡淮光酿山绿。


侧峰横岭巧连延,直自钟山彻浮玉。


晓来烟霭与风尘,面目参差未是真。

寝邱遗业废多年,衣裓空藏命说篇。


北阙上书陈祖德,上林结社会时贤。


风尘不肯留京邑,龙象重归启梵筵。

琼杯且尽清歌送。
人生离合真如梦。
瞬息又春归。
腊月才飞玉律灰,物情已若在春台。
高怀果动山中兴,秀句歘从尘外来。
兵酿可应随日熟,官梅能不为时开。
摇摇画隼过寒汀,为得新诗欲饯行。
饮散十洲回首处,暝烟疏柳不胜情。
谪仙居处枕湖边,手种垂杨已系船。
勿谓门庭岑寂久,天将巨用理当然。
樽前虽阙旧年人,旧事重论迥若新。
记得长春为绝唱,依稀难和似阳春。
潇洒江城雪后天,访寻幽境就开筵。
数声晚角催残照,三日新春入旧年。
鼎坐探题频击钵,杯行度曲有危弦。
闰馀中朔蚤,岁暮已春回。
沼沚全消冻,林园半落梅。
南风湿旧础,暮雨送新雷。
三日山中游,溪山未全究。
却羡畬田人,春晴斸烟岫。
共坐石上苔,坐久溪阴转。
峰外晚林稠,山腹晴云散。
山桃深复浅,乱发傍幽岩。
无人慰寂寞,晴日自毵毵。
策杖南涧边,菖蒲如绿发。
石乱水流分,山空鸟声歇。
悲君刻意异时流,十载经春着敝裘。
新陇预知成马鬣,旧书何苦似蝇头。
孟郊骨相终赍志,贾谊才能竟不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