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欲悟色空为佛事,故栽芳树在僧家。


细看便是华严偈,方便风开智慧花。

薄叶风才倚,枝轻雾不胜。


开先如避客,色浅为依僧。


粉壁正荡水,缃帏初卷灯。

画檐急雨倾高秋,夜投丈室灯幽幽。


耆年拥毳雪满头,拂拭床敷邀我留。


雏猊戏掷香出喉,蓬蓬结成苍玉毬。

马上哦诗画醉鞭,东城南陌去翩翩。


微风蹙水鱼鳞浪,薄日烘云卵色天。


隔屋鸠鸣闲院落,争门花簇小辎軿。

曾识匡山远法师,低松片石对前墀。


为寻名画来过院,因访闲人得看棋。


新雁参差云碧处,寒鸦辽乱叶红时。

离心忽忽复悽悽,雨晦倾瓶取醉泥。


可羡高僧共心语,一如携稚往东西。

相访但寻钟,门寒古殿松。


弹琴醒暮酒,卷幔引诸峰。


事惬林中语,人幽物外踪。

巉巉危岫倚沧洲,闻说秦皇亦此游。


霸主卷衣才二世,老僧传锡已千秋。


阴崖水赖松梢直,藓壁苔侵画像愁。

根盘蛟蜃路藤萝,四面无尘辍棹过。


得似吾师始惆怅,眼前终日有风波。

暂引寒泉濯远尘,此生多是异乡人。


荆溪夜雨花开疾,吴苑秋风月满频。


万里高低门外路,百年荣辱梦中身。

九衢尘土递追攀,马迹轩车日暮间。


玄发尽惊为客换,白头曾见几人闲。


空悲浮世云无定,多感流年水不还。

香销云凝旧僧家,僧刹残灯壁半斜。

日暮松烟空漠漠,秋风吹破妙莲华。

何必老林泉,冥心便是禅。


讲时开院去,斋后下帘眠。


镜朗灯分焰,香销印绝烟。

闻师行讲青龙疏,本寺住来多少年。


静扫空房唯独坐,千茎秋竹在檐前。

萧条林下寺,客至解尘鞍。


雨过月逾白,夜深秋向寒。


老僧无俗累,爱客故盘桓。

喜游蛟井寺,复见炎州竹。


杳霭万丈间,啸风清独速。


江南正霜霰,吐秀弄颛顼。

亦恐浅深同禹穴,兼云制度象污樽。


窥寻未见泉来路,缅想应穿石裂痕。


片段似冰犹可把,澄清如镜不曾昏。

此木韵弥全,秋霄学瑟弦。


空知百馀尺,未定几多年。


古甲磨云拆,孤根捉地坚。

少年云溪里,禅心夜更闲。


煎茶留静者,靠月坐苍山。


露白钟寻定,萤多户未关。

月满长空树满霜,度云低拂近檐床。


林中夜半一声磬,卧见高僧入道场。

帝城深处寺,栖殿压秋江。


红叶去寒树,碧峰来晓窗。


烟霞生净土,苔藓上高幢。

禅思何妨在玉琴,真僧不见听时心。


离声怨调秋堂夕,云向苍梧湘水深。

古寺昏钟日已沉,禅房花木自成阴。

流萤远度还依草,宿鸟惊飞不出林。

僧磬和泉清客虑,佛香入院净人心。

溪路曾来日,年多与旧同。


地寒松影里,僧老磬声中。


远水清风落,闲云别院通。

却接良宵坐,明河几转流。


安禅逢小暑,抱疾入高秋。


静室闻玄理,深山可白头。

官清书府足闲时,晓起攀花折柳枝。


九陌城中寻不尽,千峰寺里看相宜。


高人酒味多和药,自古风光只属诗。

寺对远山起,幽居仍是师。


斜阳通暗隙,残雪落疏篱。


松静鹤栖定,廊虚钟尽迟。

忆师眠复起,永夜思迢迢。


月下门方掩,林中寺更遥。


钟声空下界,池色在清宵。

泉眼高千尺,山僧取得归。


架空横竹引,凿石透渠飞。


洗药溪流浊,浇花雨力微。

栖禅枝畔数花新,飞作琉璃池上尘。


谷鸟自啼猿自叫,不能愁得定中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