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杖头到处是吾家,瓶钵都将挂树桠。


趺坐偶然盘石上,不须山鸟更衔花。

老大无家亦有筇,寻山山顶有高松。


芒鞋常恐行来遍,一日排云到一峰。

一饱欣欣乐有馀,主人犹我我犹渠。


翻思二十年前事,翠幕华堂是客居。

横路枯松挂古藤,几年踏雪到来曾。


偶看虎迹间人迹,知是长眉赤脚僧。

莫问西来路不同,何妨麋鹿得相从。


山山到处看俱好,最爱溪南第四峰。

居山元是此山人,似我山居日日新。


莫笑浮生无定止,但逢好石足乡邻。

竹杖随身任我移,袈裟搭在矮松枝。


青山处处容吾住,欲著茆檐便不宜。

曲曲溪流去复回,山花夹路石门开。


老僧望见频挥手,莫带红尘一点来。

去岁到山曾有雪,今年踏雪复登山。


泉声滴沥还如旧,山共孤僧添老颜。

到来方觉好,山亦厌名闻。


世事凭萝隔,幽情与佛分。


猿啼几树月,鹿过一溪云。

尚有一樽酒,山楼复数杯。


暝风送酣影,明月正裴褢。


七不堪都释,一相思辄来。

路出西林兴倍长,轻衫短盖入秋阳。


层崖蔽日多清影,深谷迷人有异香。


访古不辞穿绝磴,参禅直为遍诸方。

万里涂膏筑怨年,讵知二世祚随迁。


界分天地华夷限,计并山河日月绵。


堠吏千秋仍守钥,戍兵此日正防边。

一日不觌面,三秋应动心。


刚闻将子去,又惯入山深。


饭饱群书乐,窗闲万竹阴。

平生懒慢岂能刚,身外微官似漫郎。


不怪闲居为消渴,何劳多酌本醒狂。


雪晴欲试穿云履,背冷仍寻曝日床。

古木乱重重,何人识去踪。


斜阳收万壑,圆月上三峰。


云里泉萦石,窗间鸟下松。

才到山前已绝尘,马蹄随意看嶙峋。


瞻依五顶心同远,怀想十年愿始伸。


翠岫开颜如见迓,白云倾盖即相亲。

晓别山翁去,星河压岭低。


乱冈频驻马,数里未闻鸡。


残月和烟没,清霜使径迷。

清溪九曲逐真游,已觉云山笑白头。


缓辔未能随后骑,叩舷聊欲借前舟。


先朝故老偏相忆,此日虚名不自由。

休日相期上翠微,出门颇觉事多违。


小舟送酒来何及,独骑看山去又归。


山月抱琴寻涧水,天风倚杖叩岩扉。

霁色溪回塔院明,春衫初试出郊行。


松阴远送啼莺合,磴道青随踏草平。


颓后讲台云自入,馔成香粒昼相迎。

行穿六松阴,鸟语逢人寂。


林僧洗山钵,正了寒堂食。


揖我喜满颜,吟窗半轩辟。

入山惊道险,上岭觉天低。


日碍危峰过,云依翠壁栖。


幽花如血染,怪鸟学儿啼。

负心二十载,解佩漫言归。


身既遂初服,年将半古稀。


故乡梅正发,塞上马犹肥。

悠悠役造化,亦复到今年。


解带惭彭泽,从军笑仲宣。


谁将新月拜,自起敝貂穿。

四围修竹一山风,避暑人来佛殿空。


扰攘虫飞灯影外,微茫秋在雨声中。


昨非未必今皆是,世短终知境不穷。

万竹围一山,中有禅宫丽。


冈峦相属回,烟岚若澄霁。


山门步步高,竹林风细细。

山深溪渐狭,箯舆替轻

支持病骨上南台,一眺云林眼暂开。


不道云长更绕舌,已将名姓入山来。

茫茫尘世厌风波,但把柴门掩薜萝。


朝野交游能有几,文章气味已无多。


收书且作林泉隐,洗砚闲将岁月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