慧能后至曹溪,又被恶人寻逐,乃于四会,避难猎人队中,凡经一十五载,时与猎人随宜说法。
猎人常令守网,每见生命,尽放之。
每至饭时,以菜寄煮肉锅。
慧能辞违祖已,发足南行,两月中间,至大庾岭,逐后数百人来,欲夺衣钵。
一僧俗姓陈,名惠明,先是四品将军,性行粗糙,极意参寻,为众人先,趁及慧能。
慧能掷下衣钵于石上,曰:“此衣表信,可力争耶?”能隐草莽中。
次日,祖潜至碓坊,见能腰石舂米,语曰:“求道之人,为法忘躯,当如是乎!”乃问曰:“米熟也未?”慧能曰:“米熟久矣,犹欠筛在。
”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。
慧能即会祖意,三鼓入室。
复两日,有一童子,于碓坊过,唱诵其偈,慧能一闻,便知此偈未见本性,虽未蒙教授,早识大意,遂问童子曰:“诵者何偈?”童子曰:“尔这獦獠不知,大师言:世人生死事大,欲得传付衣法,令门人作偈来看,若悟大意,即付衣法,为第六祖。
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,大师令人皆诵,依此偈修,免堕恶道,依此偈修,有大利益。
”慧能曰:“我亦要诵此,结来生缘。
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,不见自性。
天明,祖唤卢供奉来,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,忽见其偈。
报言:“供奉却不用画,劳尔远来。
众得处分,退而递相谓曰:“我等众人,不须澄心用意作偈,将呈和尚。
有何所益?神秀上座,现为教授师,必是他得。
我辈谩作偈颂,枉用心力。
祖一日忽见慧能,曰:“吾思汝之见可用,恐有恶人害汝,遂不与汝言,汝知之否?”慧能曰:“弟子亦知师意,不敢行至堂前,令人不觉。
”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,“吾向汝说,世人生死事大,汝等终日只求福田,不求出离生死苦海。
自性若迷,福何可救?汝等各去自看智慧,取自本心般若之性,各作一偈,来呈吾看,若悟大意,付汝衣法,为第六代祖。
惠能安置母毕,即便辞违,不经三十余日,便至黄梅,礼拜五祖。
祖问曰:"汝何方人?欲求何物?"惠能对曰: "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,远来礼师,惟求作佛,不求余物。
" 祖言:"汝是岭南人,又是獦獠,若为堪作佛?"惠能曰: "人虽有南北,佛性本无南北;獦獠身与和尚不同,佛性有何差别?"五祖更欲与语,且见徒众总在左右,乃令随众作务。
惠能严父,本贯范阳,左降流于岭南,作新州百姓。
此身不幸,父又早亡,老母孤遗,移来南海;艰辛贫乏,于市卖柴。
时,有一客买柴,使令送至客店。
时,大师至宝林,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,请师出,于城中大梵寺讲堂,为众开缘说法。
师升座次,刺史官僚三十余人、儒宗学士三十余人、僧尼道俗一千余人,同时作礼,愿闻法要。
大师告众曰:"善知识!菩提自性,本来清净,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
虞帝南游时,此地几陵谷。
黄梅证道归,此事非变局。
即今南华源,已接西天竺。
久矣曹溪法雨流,只传一滴满中州。
南来不见祖师面,长与祖师同此游。
谁言庾岭极荒遐,夹道青松释梵家。
暍暑北归遵海上,无因一为折梅花。
重华南狩到炎荒,高会群神广乐张。
岂独有情能率舞,至今峰石亦低昂。
碧落嵌空群玉峰,烟霞深锁翠微重。
乳羊不作黄羊色,放箸能回冰雪容。
凝碧湾头碧玉山,林松古寺寄孱颜。
佳人得侣已长啸,空使山僧藏白环。
大师天所生,灵境地所启。
白业入玄门,下士超上智。
化身随香烟,落叶归根蒂。
会昌河北明山清,一方之镇储精英。
青苍峻峭插霄汉,无乃天造地设成。
上有千林乔木之蓊郁,下有六祖禅室之峥嵘。
玉山四句偈,看了百千回。
不是为送僧,不是为寻梅。
衣钵西来日,师归度岭遐。
独能持大鉴,岂但照恒沙。
祝发从初地,皈心礼法华。
金镮一卓透曹溪,禅祖心传上上机。
流出山腰苍兕吼,涌开池面碧绡飞。
应同霖雨能苏旱,莫比沧浪只濯衣。
水转山来曲曲梯,参差楼殿占清辉。
龙章凤袭藏天篆,玉索金钩贲祖衣。
春去不知庭柏老,月明谁棹钓船归。
八千岁月作春秋。
神仙第一流。
笑看尘世等浮沤。
无生向师学,师是此中生。
树觉菩提长,山经獦獠行。
归鸦临寺黑,激水叩钟清。
久坐但参禅,风幡任往年。
欲知不二法,别自有三天。
慧火乾坤尽,皈心海月悬。
慧根超北秀,香气指南华。
法演双林树,传开五叶花。
僧来勤洒扫,客到静传呼。
古殿灯光续,层林塔影孤。
佳处留山坳,一水路偏阻。
乘兴偶来游,空蒙驾柔橹。
香流溪口寂,云护宝林层。
龙象胎真气,山河应圣兴。
何时布金地,重见雨花人。
钵小龙堪驭,坛空鸽自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