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蝶笑蜂须飞有声,梅嫌柳眼众人青。


今朝消息君知否,荒塞寒灯读武经。

桃花源上避秦人,岂料渔舟见此身。


胡虏杀人掊玉帛,简编破椟委泥尘。


谁施骨肉死生惠,只有皇天后土仁。

赵妹生儿身七尺,倚天剑称切云冠。


长人自惜声名达,志士宁令捍格难。


墨翟商瞿心总厚,司空城旦术何残。

赵甥诗与雅音合,韦舅宜高进德冠。


我到古人良已远,汝承宗姓莫教难。


传家自喜春秋在,居职应怜翰墨残。

振锡千峰下,观空万象前。


水深猿臂直,雪厚虎蹄圆。


工部泪徒感,赞公灯不眠。

玉笥深深路更幽,骖鸾不到欲谁尤。


公临瓠子方忧决,输我携家踏月游。

明堂一柱已扶颠,下诏犹求梠与椽。


言并玉卮宜阁笔,鉴同金镜正持铨。


骊珠鱼目难齐价,嫫母西施孰是妍。

钟情翠巘倚崚嶒,付与芒鞋与瘦藤。


君赐一麾方作吏,天融万壑却输僧。


拟将矩矱追廉杜,未许机锋嗣秀能。

地僻谷自淳,此世有羲轩。


行携二三子,读书秋树根。


不拟山水窟,忽枉君侯轓。

吴王锁夏有残敔,特起幽亭据要津。


剩水绕时伤往事,短墙缺处见行人。


绿杨动影鱼吹日,红药留香蝶护春。

西江杨柳绿,孤棹去搴芳。


都峤千峰秀,蛮滩一水长。


榻知悬郡阁,梦定到池塘。

小楼春水上,客到梦俱澄。


笑指东方白,遥看旭日升。


在家能出世,有发亦为僧。

老来春色却相关,花事勿忙苦未闲。


见说稿砧真解事,可曾山上又安山。

燕子楼前未闭关,白头常伴白云闲。


若向五湖同一泛,西园亦是鹿门山。

寻芳何必罗浮村,芳林自足留芳魂。


主人爱花更爱客,折柬投辖无晨昏。


青衣不入终南径,玉骨岂贮华林园。

嗟哉尔畸人,信非用世器。


文章自憎命,荣未悴先至。


窜身翰墨间,写此不平气。

不充巨室材,不作明堂器。


顽碧与枯株,斤凿何由至。


晚节托此君,养我浩然气。

山空木落白云寒,咫尺溪山万里宽。


为忆云林清閟阁,烟霞满纸正堪餐。

老碧疏松共岁寒,幽怀惟向此君宽。


萧萧数笔倪元镇,幻出林峦秀可餐。

青山自是栖黄发,白日虚传步赤霄。


老我数椽秋色里,便同高宴会虹桥。

凉色溪边嶊万木,晴岚树杪接层霄。


开帘自觉烟霞满,不用扶藜过石桥。

嗟君肮脏向人间,泉石烟霞日日闲。


半世无家空白首,千秋有骨在青山。


良朋寝右空馀涕,遗草囊中不用删。

振衣崔嵬千仞峰,大鹏直上九霄冲。


苏湖教铎规模别,沂水春风乐事同。


天地经常凭作主,栋梁榱桷看收功。

插空突兀仰螺峰,八表溶溶淑气冲。


色映落霞丹穴并,顶悬孤月夜光同。


高操星斗文章笔,妙合风云变动功。

高价青山不可赊,车尘衮衮暗东华。

书生事业每多夸,又向诗篇荷宠嘉。


德耀晚年犹举案,伯鸾少日本无家。


皇恩未许堂开锦,命服初看帔有霞。

望入梅林水月昏,故人何处倒芳尊。


不将远道忘嵇吕,每有新诗托孟仑。


朴学半生非世用,闲官廿载是天恩。

五月一雨醉湘筠,江北江南路不分。


月明夜半凤双语,主人仿佛东亭君。

前头千古后来今,俯仰中间一寸心。


若对此君能不愧,也应无事短墙阴。

独立常疑与世违,回看世路有危机。


清池绿树红窗里,敢道先生昨日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