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又被时人写姓名,春风引路入京城。


知君忆得前身事,分付莺花与后生。

长年三老不须催,且据胡床未拟回。


白昼惊人星满地,日光碎处万波来。

宿酲作恼未惺松,一对湖光酒病空。


身到吴中无好处,三年两度上垂虹。

红尘不解送诗来,身在烟波句自佳。


银汉光中有诗客,玉虹背上曳芒鞋。

水边今日共传杯,多谢殷勤数子来。


三伏炎蒸那有此,百年怀抱顿能开。


云山合匝还生雾,雪涧崩腾怒吼雷。

江流围玉界,天影抱琼台。


拄杖烟霄外,中岩日月回。


箕山藏遁许,吴市隐仙梅。

黄厓天上生,对面作浪起。


我头不敢仰,诚恐浪压己。


岂知下望深,青天反作底。

长安车马道,高槐结浮阴。


下有名利人,一人千万心。


黄鹄多远势,沧溟无近浔。

初冬风日佳,杖策登崔嵬。


自予羁宦迹,久与山谷违。


屈指廿七载,今兹复一来。

岳阳壮观天下传,楼阴背日堤绵绵。


草木相连南服内,江湖异态栏干前。


乾坤万事集双鬓,臣子一谪今五年。

把酒重登塞上台,匡时君等亦雄哉!


云连雉堞秋逾静,月照机丝夜可哀。

卷地惊风吹雨去,却看香雾轻浮。
遥知清影遍南州。
万峰横玉立,谁为此山留。

北舟揽黄氏,楚楚不自平。


故步聊低回,新月微风清。


蛙声语莫下,泡涌浮修甍。

维舟径上岳阳楼,风雨排空暝不收。


明日重来天色好,君山元自翠光浮。

今朝风日霁,共约再登台。


人在云端上,僧从天际回。


岩头风戛竹,林畔雪欺梅。

驱车曷宵征,感兹秉烛游。


不见牛山春,登高爱清秋。


秋高爽气发,雨后炎嚣收。

珍重茱萸露一杯,与君今日更登台。


秋光未尽看如此,少长相携笑几回。


林木亦同人事改,江山不共雁声哀。

相君早日翼天飞,晚落江湖罪以微。


好事一时开翠壁,佳名千古记黄扉。


朝游要及鸦翻树,夕返何妨萤湿衣。

上清别殿旧通明,仙圣飞腾户不扃。


出郭尚疑窗列岫,绝堤始露岳真形。


奇奇怪怪无非洞,下下高高总可亭。

壶觞已在重阳后,楼阁偏宜胜事传。
远水微明摇落日,孤城惨澹横秋烟。
风高木叶斜斜下,树动江船宛宛连。
金鳌高阁岭云边,回首长安路七千。
时节巳惊重九过,酒杯莫厌再三传。
黄云缭绕香粳亩,翠盖凋零老芋田。
旧隐名峰岱岳前,重扶秋雨上层颠。
阴厓尚驻千春草,险磴争飞万木烟。
河势遥分双白练,山形近作九青莲。
生衣初试高凉处,雨丝尚拖梅尾。
倦岫堆青,犴涛簸白,虚阁重来闲倚。
遥烟自起。
五马郊原问俗行,登台秋色倍澄清。
倒听木叶穿林下,坐见烟光抱郭平。
帘卷西山霞未落,窗衔东海月初生。
雄辞磅礴压群英,再战戈矛锐更精。
裴度韬钤无失律,武侯节制是神兵。
千人尽服徂丘议,九合谁干小白盟。
虚度中秋颇动怀,今宵却再上高台。
强延风月虽聊尔,一对江山亦快哉。
小子仍携竹叶至,同僚还折桂枝来。
浮屠屹屹势参天,旌骑朝临又改年。
一日再登清兴足,旧游新变异时传。
嘉篇却寄逾千里,遗爱相仍沸两川。
壶边击断歌无节。
山川一带伤情切。
依旧石头城。
客中重上倚层台,天阔云收八面开。
雁带岳阳秋晓过,浪涵巴峡影西来。
诸营种柳今何在,老子登楼得几回。
眼前培塿足萦缠,去去瀛洲大洞天。
一息南溟能几月,再行东海定何年?
江淮巨浪千堆雪,榆柳中原万里烟。
解视归装还不俗,有诗曾酌瘴乡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