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翠幄飘香映绮襦,钿盘清晓露成珠。


休啼为近鲛人室,欲笑谁投玉女壶。


云气乍回巫峡梦,水嬉犹记曲池图。

十年欲作石屏题,覃思冥蒙意转迷。


枕上呻吟翻了此,短篷秋雨宿浯溪。

蜡屐枝筇穿峤,蓑衣一笛横江。


试向屏风一揽,千山万水秋窗。

雨久成淫昏,新晴如改过。


渐向东皋耕,还思北窗卧。


昏眼喜天晴,观书惊字大。

含羞沧海畔,移种蜀江干。


对此花枝重,不应诗语寒。


半开须与醉,足睡更来看。

晨光暧众壑,岚气嘘重雾。


遥闻山下钟,微辨岩前树。


花落空复春,鸟啼不知处。

南岸诸峰如累瓜,高人幽隐在烟霞。


百年古桂寒无叶,十月丛梅早有花。


断垄牛羊分客路,深池凫鸭共邻家。

两岸参差当赤曛,走马直度千溪云。


入门不见赵公子,过峡还同郑广文。


桃林地涌金银气,仙掌霞明锦绣文。

种树萧峰下,结茅黎水滨。


疏星澹将夕,众草忽已春。


遭乱去故里,临图忆高人。

惨淡暗长空,低回逐急风。


榆林珠错落,蓬草玉珑松。


野屋无炊火,川原有去鸿。

秋夜乘槎,客星容到天孙渚。
眼波微注。
将谓牵牛渡。

藉甚新除刺史,岿然鲁殿灵光。
诏书催发棹讴忙。
沙路从今稳上。

羽衣当日望尧云,薰殿临风和舜琴。


龙已乘云弦已绝,披图我亦涕沾襟。

日日茅柴帚扫愁,膻荤暂逐富儿游。


山中万足天美禄,剩作酒材供拍浮。

寿杯又是酌流霞,醉眼还醒讲殿茶。


举世氓谣思旧德,隔年诗谶托新芽。


汉帷果庆登三杰,胡幕何愁不一家。

卯饮高楼彻暮霞,绝胜茅屋己公茶。


箬包句好逢真赏,荷叶瓯深称嫩芽。


诗老坐中容我辈,朝贤乞处藉君家。

时节三吴重,匀圆万颗同。


溲浮虽有法,烹煮岂无功。


杜喜云抄白,徐妨酒复中。

朱毂常怀蹉跌忧,荜门长苦斗升谋。


此生幸不贫到骨,未死何妨酒入喉。


北里人随春渐老,西郊地与兴俱幽。

楼船箫鼓重沾巾,莫以玄亭问水滨。


白雪久沉空谷响,黄金难铸五湖人。


搴芳楚泽情何重,洒墨萧斋迹未尘。

秋风牛渚不堪过,回首游踪感怆多。


名手自传裙练在,壮心其柰佩刀何。


广陵无复闻流水,华表空知怨逝波。

楚泽兰纫佩,廉泉水洗心。


荷锄通草径,戴笠钩藤阴。


欲蚤休陈事,须甘遂陆沈。

金房此去路几千,石濑齿齿秋风前。


丝侵两鬓老不言,竹实已空饥凤眠。


匏笙吹作别离曲,土坏渐异思诸贤。

廊庙之才守一州,暮年名位等酂侯。


簪缨七叶皆当轴,栋宇千章为起楼。


抚事萧条人已远,临风慷慨意相投。

起自然铜鼎,烹茶滴乳香。


深冬灰正冷,新腊雪须当。


我意空青眼,君才贯众长。

百草霜雪死,半天河汉斜。


竹含轻紫粉,梅发淡红花。


蘸甲香醪酽,搔头垢发华。

此地龙舒国,池隍战血馀。


木香多是橘,石乳最宜鱼。


古瓦松杉冷,旱天麻麦疏。

冻地榆抽笋,寒山药长苗。


老翁须自白,积雪草方夭。


折桂心安在,屠龙胆已消。

郁郁金舒柳,青青黛染槐。


繁阴庭侧柏,碎绿井中苔。


雨漏芦檐破,风薰草意回。

行年已六十,生性不知老。


或寿亿万岁,恒沙无量数。


坐视天人变,生死轮回苦。

行年得六十,寿逾天地老。


君试观蟪蛄,莫度春秋考。


相彼蟭螟巢,微生物无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