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晓枕华胥谁唤回,下堂拽杖一悠哉。


啼鸦已逐晨光起,飞鹭初冲宿霭来。


石路少行生蔓草,柴扉多闭长莓苔。

久向人间触骇机,敛收孤迹早宜归。


亡羊未恨补牢晚,搏虎深知攘臂非。


明月长庚天欲晓,新桐清露暑犹微。

早从偏门入,暮从南堰归。


鲍郎山前路,空翠浮烟霏。


秋令忽已深,病骨频添衣。

并辔出都门,葱茏日欲昕。


野寒馀宿雪,树闇湿春云。


未望郊宫近,先愁马首分。

舍舟星子渚,遂作庐山游。


空蒙杳霭间,十里松桂秋。


草木吐香润,泉石交横流。

斋殿銮舆下,郊宫凤野开。


霜戈迎日动,芝盖拂云来。


辇道前旌直,钩陈翼骑回。

灰心一片久难镕,茅岭三秋万叶封。


汉将看鸢徒自苦,越人捧翟误相逢。


只为断发依文体,岂意残肤出贯胸。

久欲归耕竟未归,又吟苕霅劝农诗。


流钱腐粟惭无术,稼穑艰难或稍知。

天遣吾来此劳农,要令遗躅访颜公。


虽无二十四宾客,诗酒略追前辈风。

卞山龙欲阻吾行,怪雨盲风不肯晴。


但得出郊修故事,此中亦可劝深耕。

小沼鸣蛙吹,虚堂堕燕泥。


对花容命酒,书事喜分题。


僧舍乔林北,田家古道西。

晓出东郊路,春霖数尺泥。


湖山供胜赏,花草觅新题。


坐听鸣鸿北,归看落日西。

送客出南门,客行苦踌躇。
前有血流地,暴尸临路衢。
借问守关兵,云是妖贼徒。
晓发龙头江,江险绝危径。
跻攀出深窈,曙色破孤迥。
人归闻野哭,雪霁见崖胫。
将军出镇上虔州,江閤喧传驻彩舟。
陋巷已烦纡辔入,不才敢辱致书求。
花边玉节明铜虎,户外金鞍簇紫骝。
苍狗白衣多变幻,土屋深沉藏不散。
神龙有时飞汗漫,犹可相从雨霄汉。
青绮门边有穴居,窈无窗户与阶除。
暂时收住为霖气,不逐狂风谩卷舒。
骑出瀛东门,朔气侵衣裳。
岿然外家冢,枕此官道傍。
下马一顿首,草木寒无光。
远忆郊天日,千官扈驾临。
皇图依北极,御路隐中林。
王气瞻从昔,游怀畅自今。
历览芳原胜,谈玄道院深。
野霞纷掩映,林木更萧森。
姹女丹从授,贤人酒谩斟。
昼永随南陆,朋游况盍簪。
郊原细藉草,林泽纵听禽。
石扫残花片,车停茂树阴。
朱明初启夏,万绿满芳林。
春去无多日,时和转惬心。
出郊行结轸,随处坐披襟。
圣治尊皇极,天章达紫微。
礼宜崇报祀,时则重瞻依。
吉日初蠲策,圜丘肆太祈。
每为娱吾性,南郊匹马过。
竹篱春圃外,沙屿野鸥多。
已觉非尘市,兼之足啸歌。
转徙庐陵邂逅间,青灯相照稔相看。
那知文社春随冷,未放交盟血便寒。
腰强岂犹便敛板,手闲何不试弹冠。
沙头远下拥鸣珂,雪尽沧江生绿波。
碧桃细雨春寒重,黄鸟东风恨别多。
万里驱驰心自赤,十年忧患鬓先皤。
六龙扶辇自天来,九陌香风净御埃。
荷戟驱途皆上将,垂簪护跸尽仙才。
佩声远导鸯行乱,旆影徐麾雉尾开。
秋风飒飒鬓萧萧,从宦残年思尚饶。
江上征帆迷远树,瀛西歌管隔重霄。
久违亲故虚风月,暂狎儿童慰寂寥。
东山高卧闭关时,濯足龙门未易窥。
不谓一枝鹩借宿,却瞻千仞凤来仪。
伯夷树粟殷勤馈,管子分金特达知。
昨夜南山雨,雷峰净如拭。
澄波倒天影,云来满湖石。
石底一星明,馀光随桨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