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使君高义驱今古,寥落三年坐剑州。


但见文翁能化俗,焉知李广未封侯。


路经滟滪双蓬鬓,天入沧浪一钓舟。

三年相伴锦江头,一日翩然不可留。


官冷蓬门无客恋,时清剑阁有僧游。


关山默数来时路,风月悬知别后愁。

客舍飞尘尚满鞯,却寻东路想茫然。


白头反哺秦乌侧,流血思归蜀鸟前。


今日相逢知怅望,几时能到与留连。

剑阁天梯万里寒,春风此日白衣冠。


乌辞反哺颠毛黑,鸟引思归口血丹。


行路想君今眚瘦,相逢添我老悲酸。

万里怜君蜀道归,相逢似喜语还悲。


江淮别业依前处,日月新阡卜几时。


自说曲阿犹未稳,即寻湓水去犹疑。

剑外春天远,江阁邻石面。


幕府盛才贤,意气今谁见。

紫气通华岳,黄图辟草莱。


地遥金柱接,天广玉门开。


雪岭燕支逼,湟池曳落回。

正当老辈过从日,况值高秋摇落天。


一把黄花一樽酒,故人西去又经年。

作官休用叹奚为,未有升高不自卑。


君子屈伸方为道,吾儒进退贵从宜。


即今彭泽归何地,他日东门去未迟。

二蜀至三吴,中间万里馀。


去年方北望,今岁复西驱。


剑阁离天日,秦川限帝都。

问知桑梓处,师祖李延平。


往正三山学,看驰四海声。


新吟严更典,老貌古兼清。

名在乡书久,恩由父任优。


从今绍清白,即此是箕裘。


交结多良士,经过半旧游。

长松不合绾离别,一望云峦尽萧瑟。
海风怒攫龙昼吟,白日无光照岩缺。


横蟠百里如谾豅,奇姿万态羞雷同。

重阳事外晚凉时,溪水琤琮下濑迟。


漠漠土花侵汉垒,淫淫山雨蚀唐碑。


云连野色长松古,鸟避岚光大剑危。

群峰高拥碧嶙峋,亭宇清华气象新。


两岸烟云先向日,一林花木暗藏春。


溪明夜阁轩窗月,风断晴桥井邑尘。

桃花能红李能白,春深无处无颜色。

不应尚有数枝梅,可是东君苦留客。

向来开处当严冬,桃李未在交游中。

七年相别复相逢,墙外千枝依旧红。


只有苍颜日憔悴,奈缘多感泣春风。

路绕溪回不计程,行邮今复宿延平。


阴云藏月不知处,急雨落天无数声。


病起尚疑群蚁斗,梦馀初听一鸡鸣。

生怕倚阑干,阁下溪声阁外山。
惟有旧时山共水,依然,暮雨朝云去不还。


应是蹑飞鸾,月下时时整佩环。

爱君畴昔赋远游,志如鹏鹗横霜秋。


抱才应辟到滇海,挟策赴调趋皇州。


蜀山秦树有德色,猿声鸟道无羁愁。

高阁倚崚嶒,年来几度登。


危栏紫野竹,怪石抱枯藤。


上界空香坠,前山翠色凝。

剑阁西头般若开,乱峰如画拥禅台。
幡摇落日无鸦过,门掩寒天有客来。
煮茗斋厨通活水,烧香炉火热残灰。
危阁横空待胜游,登临尽道冠南州。
面分列嶂环群秀,坐看双溪会一流。
斜纳朝晖长易旦,逆消暑气每先秋。
剑牙钉舌血毛腥,窥算劳心岂暂停。
不与大朝除患难,惟馀当路食生灵。
从将户口资嚵口,未委三丁税几丁。
病馀岑寂向林邱,消息欣传李剑州。
蜀道巳通今四海,禹疆还识古诸侯。
孤城力起千家市,短札情随万里舟。
凤箫声断惊风雨,十有三弦移短柱。
江上何人一笛横,别作黄钟起宫羽。
剑州剑州何苦心,小悬钟鼓高张琴。
列柏西台寂不鸣,九天风露特凄清。
剑南雨过延新爽,始得疏林第一声。
绝壁过云天宇辟,盘拿两行森战戟。
行人指点不敢攀,云是桓侯手植柏。
经霜傲雪风骨遒,绿柳红花皆避席。
保宁此去剑州程,曲折曾无半里平。
曙色渐分村未远,鸟声忽散吏来迎。
云从落木林中过,人在高山顶上行。
长夏忽疑秋,高楼坐风雨。
为问楼前江,剑化昔何处。
剑化千年不重回,沧江万里东南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