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握笔临池惯,残书映雪勤。


今宁无古篆,宋复有唐文。


荒草周颙宅,空山董相坟。

骨法枯闲甚,惟堪作隐君。


山行忘路脉,野坐认天文。


字瘦偏题石,诗寒半说云。

细比蝇须类,凶加豹脚名。


飞扬新得势,么喝远闻声。


抱怨芳筋露,惊眠玉颊赪。

虽拜龙图号,自称盘涧翁。


生难招此老,死可见文公。


断简功夫久,深衣笑语终。

汉家二千石,体望向来尊。


况复严徐客,从前益稷孙。


公侯贵不绝,礼乐器长存。

旧知山里绝氛埃,登高日暮心悠哉。
子平一去何时返?仲叔长游遂不来。


幽兰独夜清琴曲,桂树凌云浊酒杯。

或行或坐水边亭,处处春风户不扃。


飞絮伴人衰鬓白,远山学我道衣青。


迢遥更入烟霏去,仿佛如曾梦寐经。

又得相逢闲寺里,凡人多笑太无营。


谁知见事心先懒,未说寻幽足已轻。


二月春风添树色,一山夜雨失泉声。

休沐欣逢一日闲,拟邀禅客共登山。


两筇未许寻萝径,孤枕应须掩竹关。


历历远峰尘土外,萧萧深屋草莱间。

北寺高台大漠东,他乡尊酒两萍逢。


飞花巳作先秋雪,落帽何劳隔夜风。


百折不离山色赭,数榆忽露寺门红。

北山高寺等浮屠,龙王高台望入胡。


正苦衣鹑悽大漠,翻思毛雪洒平芜。


长河急水琉璃浊,片石安禅菡萏孤。

濒湖两峰高,屹立晓相望。


苍凉升海日,肮脏露千嶂。


羸骖绝坡陁,岩谷饱追访。

官冷长如赐沐闲,门虽漫设昼常关。


劳君马上风前句,画我湖边雨外山。


落木半岩秋色里,曲栏千尺暮云间。

风行万里道,冰落千仞渊。


草木凘欲尽,寂寂无华妍。


彼美含章姿,炯炯方孤鶱。

风栗栗兮云黄,梅事动兮贞芳。
纷白月兮广野,屑宝璐兮平冈。


云可怡兮日可献,野可撷兮水可湘。

灏气泛兮虚寥,商籁发兮萧骚。
策逍遥兮玉囿,驾言陟兮弁之椒。


石林林兮献状,浮空倒影兮清苕。

草木舞兮山深,蜩蚻弄兮淙铿。
息琼阜兮嘉荫,漱玉涧兮甘清。


泛夫容兮十顷,搴朱实兮千寻。

绿意动兮崇兰,暖回薄兮千岩。
蘼芜齐兮绣谷,芳菲菲兮鸟关关。


步桃坞兮曲折,叩兰若兮檀栾。

插花吹笛两山中,桃李尊前日日同。


待得马头飞絮满,更来沽酒看残红。

人缘白石溯清溪,手剥苍苔认旧题。


春色满山归不去,拆桐花里画眉啼。

石池清水是吾心,刚被桃花影倒沉。


一到邽山宫阙内,销闲澄虑七弦琴。

癖性爱古寺,郁郁乌龙山。


癖性爱古树,万松拥禅关。


偶与二三僧,共此一日闲。

松阴佳处路宜迟,裹袖寒鞭马上垂。


邂逅同倾九日酒,凄凉暗诵十年诗。


试回白首思前事,未觉青山减旧时。

白云苍藓尚知心,野径荒泉许重寻。


一马出城元近近,万松藏寺已深深。


同游似觉无先到,半醉谁知政独吟。

瑶花琪树间霓旌,十二朱楼接五城。


台上吹箫秦弄玉,云边度曲许飞璚。


光流汉殿青鸾舞,霞拥函关紫气明。

水北烟寒雪似梅。
水南梅闹雪千堆。
月明南北两瑶台。

英雄无命合知还,欲作浮云自有山。


身在不忘金勒马,梦飞犹向玉门关。


横行人望三军出,高卧天容一日闲。

冻雨萧条江上来,随风沾洒气幽哉。


陆机茅屋终难住,伍相祠堂亦可哀。


独客飘飘何处去,孤帆寂寂几时回。

夙昔慕幽旷,中年值奔走。


及兹始知返,顾已成皓首。


兹为山水选,风气固深厚。

载笔侍云陛,向夕始余闲。


抚彼清冷觞,慰此忧戚颜。


出轩月才皓,临街露已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