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城头月落尚啼乌。


朱舰红船早满湖。


鼓吹未容迎五马,水云先已漾双凫。

陶令去彭泽,茫然太古心。


大音自成曲,但奏无弦琴。


钓水路非远,连鳌意何深。

堕絮飞花掠钓船,天华寺下赏春妍。


县多官府鸣驺过,僧少丛林避客眠。


出网长鱼犹鱍鱍,争泥新燕欲翩翩。

客宦逢迎泗上州,酒筹诗卷慰淹留。


九层灯火偃王塔,四面溪山彭祖楼。


此去君辞栖棘地,年来吾有负薪忧。

行尽江南最远山,却寻干越上清滩。


秋晴云锦溪中过,玉石瑰奇一万般。

次公恶醒狂,得酒要自浊。


病闻南邻邀,不往亦踊跃。


空床成展转,假寐风雨恶。

青山隔苑桥,改邑去非遥。


官食新添俸,民传旧布条。


稻花迎午放,荷叶待秋凋。

日日此中开宴。
食肉诸公总善。
唯有害风王,莫怪频来见面。

君不见广文博士老郑虔,才名四十寒无毡。
又不见汉阳计吏赵明叔,文章不如一囊钱。


胸中道腴五味足,外虽枯槁中芳鲜。

灵芝有良田,岁比万户侯。


平生不力耕,以德作锄耰。


不许仓箱丰,但知钵盂秋。

曾从海鳄远趋庭,未忘鸳湖旧钓舲。
松有稚孙鹤有子,山风吹与老人听。
官思何如归思浓,采芝翁健免扶筇。
轻装只载华亭鹤,未看北山堂外松。
横流无地可安居,身愧王尼尚有车。
残月啼鹃家国泪,断云归雁友朋书。
论交四海心犹热,独立三边愿已虚。
水帘亭畔倚阑干,倦客重来拾坠欢。
南海月明千里共,东山云卧一春寒。
神仙从古多为令,名士何曾竟负官!
应有新诗写新政,可能遥寄练江看。
地炉火在壁灯昏,睡觉山堂笑语温。
豆粥一盂官事了,缓摇吟辔出山门。
方山忽断两崖开,中有苍河自北来。
行出山门俱不见,玉龙翻作地中雷。
九龙分部中天雨,何处痴蟠睡不开。
一勺凤凰台下水,有时风雨洗天来。
四山遮尽外来风,山崦人家不觉冬。
独立苍崖重回首,山形浑似入居庸。
五柳先生厌俗纷,拂衣归去卧江滨。
松菊还同昔人好,山川复似向时新。
瀑泉飞雪千岩晚,仙杏蒸霞万树春。
艰生数寸得能孤,满望亭亭百尺馀。
霜雪未零摧折去,不材何用腹心枯。
种瓜再摘觉瓜稀,不为衰年骨肉离。
何事一哀还不哭,老人相别不多时。
家风本钜儒,吏职化双凫。
启事才方惬,临人政自殊。
地雄韩上党,秩比鲁中都。
三教正传,这蹊径、元来蓦直。
问老子机缄,至虚静极。
释氏性从空里悟,仲尼理自诚中人。
山雨留樽记此来,临池儗泛碧筒杯。
邑中故友能相间,阶下宜男方半开。
胜日偶陪珍日醉,轻风又送彩舟回。
七月大野号天风,黄河浊浪高排空。
桃源县前系孤缆,楼船夜宿星雾中。
桃源县尹余邦彦,扁舟截浪来相见。
颓垣葛岭草烟中,富贵薰天一霎空。
惟有西江精舍旧,至今犹是素王宫。
木绵庵畔瘴云愁,犹恋湖山一壑秋。
从道黄粱俱一梦,几人解上五湖舟。
不因簪绂恋京华,里有鸣珂赵世家。
籍甚超宗毛是凤,依然江令笔生花。
郁林素业惟传石,闽峤官邮不饷茶。
一勺清泉水,三年共此心。
不堪弹别鹄,惟是邑中琴。
寂寥虽下邑,良宰有清威。
苦节长如病,为官岂肯肥。
山多村地狭,水浅客舟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