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皎镜平湖三十里。
碧玉山围四际。
莲荡香风里。

城上层楼天边路。
残照里,平芜绿树。
伤远更惜春暮。

小桃谢后,双双燕,飞来几家庭户。
轻烟晓暝,湘水暮云遥度。
帘外馀寒未卷,共斜入、红楼深处。

单衣小立,正秋雨槐花,鬓丝吹冷。
镜函如水,长忆画眉人并。
残叶暗飘金井。

春烟淡荡,青山媚,行云乱飘空界。
花光石润,秀出洞天奇怪。
户牖平高万丈,尽耳目、临风一快。

过春社了,度帘幕中间,去年尘冷。
差池欲住,试入旧巢相并。
还相雕梁藻井,又软语商量不定。

荒山百里,想残雪初晴,应同消受。
莫还似我,祇共寒垆相守。
重叠山河冷泪。

满城社雨,又唤起无家,一年新恨。
花轻柳重,隔断红楼芳径。
旧垒谁家会识,更生怕、主人相问。

廿年恩养,念暖幌雕笼,一时勾了。
低声软语,泣别殢情京兆。
无柰春山顿老。

一鸿秋水,谁移向深闺,偷近蛾绿。
空明不定,绰约伴人幽独。
临就崔徽别幅。

旧年社日,向聚燕台边,送君归去。
杏花开罢,迟日园林春暮。
又栩栩梁间住。

天上星杓春又到。
应律管、微阳已报。
暖信惊梅早。

皤然二老,似江左风流,惠连康乐。
纶竿七尺,雨笠风蓑同著。
长啸东临海若,携手入、天台采药。

星移物换,盼昔游门巷,社前春冷。
空梁泥落何处,倚楼人并。
又是桃开露井。

循环日月,春秋变荣枯,几多相缀。
唐朝汉阙,楚苑秦宫兴替。
爱海沦流何定,尽荡荡、无生淹滞。
张君惠我浆水砚,烟水微茫云一片。
又如月色照梅梢,但色光芒月不见。
一干两干干青天,挛拳根着万千年。
渐花事了,数寒食清明,断红香冷。
人家绿暗,晓树后堂枝并。
行到荒台废井。
数椽老屋,认秋柳垂门,夕阳闲冷。
寻常百姓,那与乌衣邻并。
双羽交窥墨井。
宝帘窣地,正宫柳微黄,晓霜凄冷。
妫姜旧事,细马轻车相并。
早是桐飘绿井。
谢家院落,甚青女来时,玳梁霜冷。
秋蛾敛绿,约略远山相并。
莫睇琴床砚井。
近寒食雨,料泥湿香融,画堂栖稳。
春阴忽断,便欲故巢重认。
曾访南山小隐。
梁燕依依成伴侣。
谁遣把、离愁深诉。
江海漫惜归去。
柳塘杏苑,认当日轻盈,汉宫姝丽。
斜风一剪,弄影爱寻罗绮。
久住芹泥旧垒,又贪说、乌衣门第。
社翁雨过,正绿水人家,珠帘高卷。
一双上下,隔岁重来相见。
画栋朱栱游遍。
避嚣守岁,有檐竹临风,夜深敲户。
沈檀自爇,翠缕拂帘千度。
东壁欢呼博簺,好春在、红楼深处。
燕兮来也,伴客子天涯,共栖官舍。
高凉心性,避却画梁雕榭。
只爱闲房静雅。
听双燕语,正春湿蒲塘,画桥风冷。
冲烟掠水,社客去来肩并。
回看缃桃露井。
萧萧易水,问何事春来,助人凄恻。
苹香柳嫩,妍景任教抛掷。
聊话郎山雨夕,又梦绕、潭固烟色。
楼台日暖,倒影池塘,动摇金碧。
阑干愁倚,垂杨无力。
门外青青草满,埋没尽、当时行迹。
旧王谢巷,讶不似乌衣,一襟红冷。
翩然淡素,鸦点夕阳难并。
今夜月明露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