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左手把青霓,右手挟明月。


吾使丰隆前导,叫开阊阖。


周游上下,径入寥天一。

巵酒向人时,和气先倾倒。


最要然然可可,万事称好。


滑稽坐上,更对鸱夷笑。

竹舆冲雨到天台,绿树阴中小阁开。


榜作玉霄君会否,要知散吏按行来。

秾李四弦风拂席,昭华三弄月侵床。


我无红袖堪娱夜,正要青奴一味凉。

青奴元不解梳妆,合在禅斋梦蝶床。


公自有人同枕簟,肌肤冰雪助清凉。

积雨灵香润,晚风红药翻。


盥手散经帙,烹茶洗睡昏。


野僧甚淳古,养拙贲丘园。

金潭朝洗菊,玉甃暖滋兰。


何如玄阯水,分作墨池澜。


烟云生几席,星斗宿阑干。

过溪无限翠屏开,大笑从教虎子猜。


不独山中添故事,仍教题作小飞来。

旧喜看书今不看,且留双眼向孱颜。


从来作梦大槐国,此去藏身小玉山。


暮霭朝曦一生了,高天厚地两峰闲。

人似明珠马似盘,超腾隐现不离鞍。


各弯镫底罗鞋窄,都在空中妆翠寒。


合掌几回投地去,同心双蝶隔花攒。

萼绿华家萼绿春。
山瓶何处下青云。
浓香气味已醺人。

瘦面皴肌暗自扪,薪殚粲尽复空樽。


浪言官至同三品,且喜家生第四孙。


孰谓将军骓不逝,其如处士菊犹存。

谱朱弦,一片秋声。
万壑松涛,银汉初倾。
挟遍侯门,沈深似海,雕栏十二娇莺。

泰伯让天下,窜迹在荆蛮。


虞仲表从兄,文身志亦全。


季子让其国,归耕梁溪田。

闻道青原新瀑布,奔飞绝似匡庐山。


匡庐瀑布推三叠,一半移来烟雾间。


大士无心偶开辟,挂出晴川数千尺。

鹊语蛛丝总未真,楼头又听鸟鸣春。


直将思妇心中意,遍劝佗乡远客人。

何曾寸草报春晖,琴剑天涯负彩衣。


但使行人通鸟语,不劳缄札寄当归。

平泉新筑,葑葑溪奁翠,蔚然深秀。
曾是铁翁觞咏地,近种梅花杨柳。
息影抟鹏,雄姿射虎,未肯韶光负。

西湖天下应如是。
谁唤作、真西子。
云凝山秀,日增波媚,宜晴宜雨。

写对春山坐卧看,男儿方不负毫端。


谁知虎卧龙跳字,不及愁蛾两撇难。

风摇幡带拂钗梁,手摘盆花供法王。


佛号教将鹦鹉念,仙容分与黛螺妆。


擎来茗碗俱禅味,熏彻罗衣是戒香。

嫁得才人百自由,岂须佛力散闲愁。


机锋夙世同灵照,福慧他年在阿侯。


姑射仙人真似雪,京江好女故名秋。

山根细路绕长塘,忽有荷花照水光。


误入孤村看青壁,却逢千盖拥红妆。


采莲不见溪中女,缓辔徒牵马上郎。

泷西雨雪寒羁孤,静观物理知盈虚。
特来问取滋庄去,门前有树青阴敷。


凌寒独立见天倪,高高枝叶深根株。

三秀呈祥处,危亭压众坡。


眼惊庐阜近,峰类夏云多。


乔岳神咸会,苍穹顶共摩。

飒飒西风来,吹不开眉端。


团团空中月,照不见肺肝。


菊花仍旧香,过雁秋年年。

口诵严君口授书,手提慈姥手缝衣。


寸草安能报春晖,远志不敢回当归。


嗟儿客宦游有方,舅姑晨兴妇在旁。

好花移入赵家堂,当日谁将比六郎。


解语自能留醉客,倾城元不数诸姜。


小池幻出西湖景,美种分来玉井香。

若耶溪上我曾游,不似君家景致幽。


别有乾坤藏雨露,更无花卉并夷犹。


袭人香气清吟骨,蘸水浓妆豁酢眸。

谁移仙种自濂溪,几朵红妆出水齐。


帘幕风来香远近,阑干月上影高低。


但教有酒供清赏,不怕无诗入品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