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有蜀君子曰苏君,讳洵,宇明允,眉州眉山人也。
君之行义,修于家,信于乡里,闻于蜀之人久矣。
当至和、嘉祜之间,与其二子轼、辙,偕至京师,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其所著书二十二篇献诸朝。

君讳平,字秉之,姓许氏。
余尝谱其世家,所谓今泰州海陵县主簿者也。
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,而自少卓荦不羁,善辩说,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。

君讳适,姓王氏,好读书,怀奇负气,不肯随人后举选。
见功业有道路可指取,有名节可以戾契致,困于无资地,不能自出,乃以于诸公贵人,借助声势。
诸公贵人既志得,皆乐熟软媚耳目者,不喜闻生语,一见,辄戒门以绝。

凡吊先生者,多伤荆棘间。


不知三尺墓,高却九华山。


天地有何外,子孙无亦闲。

雨露悲寒食,丘中宿草萋。


蘋蘩无妇采,乌鸟向人啼。


勉继春秋志,高求海岳栖。

报国无三略,违亲有五年。


空将禾黍泪,滴向蓼莪篇。


海阔迷龙驭,山长断马鞭。

昨梦犹尝药,凄凉夜月中。


江山精爽在,伏腊几筵空。


攀柏徒悲泣,吹箫尚困穷。

蕨薇留寸草,桑梓别经年。


积雨崩丘垄,名山失简编。


大招空有赋,薄祭竟无田。

君钱塘袁氏,讳枚,字子才。
其仕在官,有名绩矣。
解官后,作园江宁西城居之,曰“随园”。

一昔王昭君,远嫁单于去。


上马出宫门,琵琶语如诉。


昔为汉宫妃,今作胡虏妇。

一木能支大厦颠,栖栖徒只喻当年。


身垂白发西山里,光射青牛北斗边。


信史只今文献碣,清风何日豫章传。

知心未问陈蕃辈,欲起先生在帝桓。


自古山林轻禄位,至今朋党惜衣冠。


寻常笑语诸公抚,七十支离一老看。

桓灵而下使人悲,却忆陈蕃在郡时。


何处公车还欲召,平生此榻竟奚裨。


事机成败我当算,天命去留人得知。

杜陵烟艇曾来否,相国铭章今在亡。


千古我能生感激,一碑谁可借辉光。


江波自映蒲轮返,原草还沾絮酒香。

汉策御戎何大拙,却令红粉事和亲。


婵娟一去不复返,卫霍空惭作虎臣。


环佩归魂随汉月,琵琶弹泪湿胡尘。

襄垣老人志不群,教子岌岌兴高门。
燕山谏议有阴德,陈氏省华多子孙。


少年孤贫嗟素身,策名仕版期后昆。

税余驾兮盐沟,见崔嵬兮高丘。
招遗老兮问讯,曰夫子兮宅兹幽。
方金台兮筑宫,贤彬彬兮来同。
高丘枕长坂,吊古起遐思。
义感先王重,书存烈士悲。
落花萦碧草,幽树语黄鹂。
广文振佩趋朝日,当宁临轩策士时。
黄阁侍臣催奏牍,玉堂学士诵清诗。
千花晓日文园合,一铎西风客棹迟。
南朝遗迹半无闻,我郡犹传刺史君。
当日循良开甲第,至今行旅识荒坟。
百年守令孤芳在,万指儿孙一派分。
薛城城南秋草绿,飒飒悲风撼林木。
荒凉古冢临道隅,踯躅哀歌起樵牧。
忆昔田文当国时,好贤下士思有为。
翰林欧阳公,文章满天下。
段君墓碑亲手题,美玉精金动高价。
雄词传世发幽光,奇气腾空照长夜。
次第瞻山看水流,夜台中閟忆三秋。
新松成行如人长,老鹤无言似我愁。
僧奉晨昏惟茗供,儿悲霜露只蘋羞。
荜门生计只初年,乔岳终难起一拳。
小槛清风黄卷里,扁舟碧水白鸥前。
同寻杖屦曾行处,肯谒松楸独泫然。
衰年回首少年事,尚喜初心炯自如。
俗态可怜人厚薄,交情那问势亲疏。
懒陪康乐登山屐,且醉渊明采菊庐。
锵锵涧水鸣,阴阴宰木春。
晨兴羞清酌,酹我柏下人。
山蹊塞欲断,呼童剪荆榛。
经营东府役纷纷,掘土城壕得古坟。
便见双棺垂欲朽,不知何世了无闻。
遂令移殡北墉上,仍与号为冥漠君。
柴垒穿壕见古坟,元嘉东府惠连文。
可怜名字知音少,祇使双棺万古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