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终南太白横翠微,自我不见心南飞。


行穿古县并山麓,野水清滑溪鱼肥。


须臾渡溪踏乱石,山光渐近行人稀。

裴公有仙标,拔俗数千丈。


澹荡沧洲云,飘飖紫霞想。


剖竹商洛间,政成心已闲。

昔侍先君故里时,僧中最喜老璘师。


高标无复乡人识,妙寄惟应弟子知。


山店煎茶留小语,寺桥看雨待幽期。

增筑园亭草木新,损花风雨怨频频。


筼筜似欲迎初暑,芍药犹堪送晚春。


薄暮出城仍有伴,携壶藉草更无巡。

李叟仙居仍近市,黄公道院亦依城。


定应昔日山林地,未有今时鸡犬声。


白鹤翻飞终不返,黄冠憔悴只躬耕。

白蘋有嘉招,苍弁得胜践。


会心不惮远,乘兴恐失便。


篮舆犯穷腊,共作忍寒面。

水蓼花红稻穗黄,使君兰棹泛回塘。


倚风荇藻先开路,迎旆凫鹥尽著行。


手里兵符神与术,腰间金印彩为囊。

家楚依三户,辞州选一钱。


酒杯同寄世,客棹任销年。


赤烧兼山远,青芜与浪连。

五年前上去,乃从许公过。


旧物此君在,后生新笋多。


朱樱繁且熟,黄鸟啄仍歌。

为郡三星无一事,龚黄意外扳乔松。


日边扬历不争路,云外苔藓须留踪。


溪月未落漏滴滴,隼旟已入山重重。

涧香霞影绕楼台,卷箔凭阑耳目开。


况从旌旗近鸾凤,可怜谈笑出尘埃。


火云不入长松径,露茗何须白玉杯。

境静江清无事时,红旌画鹢动渔矶。


心期只是行春去,日暮还应待鹤归。


风破绮霞山寺出,人歌白雪岛花飞。

临水登山兴自奇,锦沙墩上最多时。


虽云发白孤峰好,其奈名清圣主知。


草媚莲塘资逸步,云生松壑有新诗。

誉自馨香道自怡,相思岭上却无机。


荒蕖叶覆深霞在,片石人吟一鸟飞。


何处风砧传古曲,谁家冢树挂斜晖。

珂佩喧喧满路岐,乱泉声里扣禅扉。


对花语合希夷境,坐石苔黏黼黻衣。


鸟啄古杉云冉冉,风吹清磬露霏霏。

拥翠扪萝山屐轻,飘飖红旆在青冥。


仙科朱绂言非贵,溪鸟林泉癖爱听。


古桂林边棋局湿,白云堆里茗烟青。

去年春色近清明,万匝烟花夹晓城。


西苑相逢车马问,何人不是踏春行。


今年人迷去年道,风雨不来花自扫。

江郡当秋景,期将道者同。


迹高怜竹寺,夜静赏莲宫。


古磬清霜下,寒山晓月中。

白首无聊老病躯,一心唯觅死头颅。


时人误作梅花看,今日枝头雪也无。

把酒上江阁,问君何所之。


鄱阳湖口阔,烟水渺相思。

烦暑辞高栋,严更起丽谯。


坐寒云母障,词艳雪儿调。


物性幽堪狎,时情短易消。

不必夸幽胜,唯应事事宜。


秋阴生桧早,暝色赴花迟。


侍立颜如玉,争论肉胜丝。

手抉藤封踏斜日,窈窕玲珑石为室。


幽泉伏窦涓不枯,半壁嘘云袅难出。


野夫绝叫称大奇,为君痛釂三五卮。

石峭亭虚瞰碧空,振衣长啸许谁同。


千林瀑过初疑雨,万叶秋归自起风。


洛下名流唯白傅,襄阳耆旧有庞公。

壶觞选胜一从容,负郭堂开面面峰。


地拥菰城横翡翠,天回箬水浸芙蓉。


敢从门外题凡鸟,曾向云间识卧龙。

洗却侯家态,胡床仅薜萝。


莺花吾暂主,鸡黍客贪过。


雌霓飞梁挂,雄风岸帻多。

散地容疏放,微名罢讨论。


酒徒余渐老,诗道尔谁尊。


抵掌回高睨,披襟就大言。

休沐时相过,犹言惜未频。


风尘馀此地,山水更何人。


高咏销兰烬,清辉掩桂轮。

鄙陋安能到古人,寸心潜格武夷君。


誓辞叱散蛮溪雾,诗句驱开衡岳云。


忠谠自应惭吏部,精诚何敢并将军。

派水重陉出,愁人独漉过。


流离辞广武,呜咽入滹沱。


欲把浮萍寄,其如饮马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