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轻坚芦竹杖,入用自龟堂。


挺节冰霜后,论交岁月长。


心空无宠辱,时异有行藏。

鸿沟只道万夫雄,云梦何销武士功。


九死不分天下鼎,一生还负室前钟。


古来犬毙愁无盖,此后禽空悔作弓。

宝气亭前双太阿,龙光再吐射银河。


伯兮西啸巴山月,仲氏南嬉楚水波。


赠以四愁真绝唱,不如一诣听长哦。

崖谷求仙底有仙,金梯上去即仙源。


山川第一江西景,风月无边相国园。


十倍黄楼况黄阁,千寻青笔是青原。

万峰飞入子城头,千里长江几上流。


外面周遭苍玉笋,虚空幻出水晶楼。


帘开雪月非三界,人立云霄更九州。

柴桑卧病一茅庐,或棹孤舟或命车。


道丧今朝逢祖谢,诗工独步过应徐。


万山不隔相思字,数月之间两得书。

四海九州虞雍公,擎天一柱雪山峰。

厥孙俊逸诗无敌,下笔纵横剑有锋。

旧日门生今白发,故人书札照苍松。

旧岁新年来往频,孤标数面便多情。


独将白发三千丈,上到瑶台十二层。


万里海风吹不动,半轮淮月为谁明。

龟山独出压淮流,宝塔仍居最上头。


银笔书空天作纸,玉龙拔地海成湫。


向来一厄遭群犬,挽以六丁兼万牛。

来时月黑过淮阴,归路天花舞故城。


一剑光寒千古泪,三家市出万人英。


少年跨下安无忤,老父圯边愕不平。

枉看平生多少书,分明便是蠹书鱼。


万签过眼还休去,一字经心恰似无。


急读何如徐读妙,共看更胜独看渠。

急性平生不少徐,读书不喜喜观书。


十行俱下未心醒,两目顿昏还月馀。


偶与儿曹翻故纸,共看诗句煮春蔬。

勋华嗟已远,最近莫如唐。


祖禹忠于宋,云周监有商。


虽然张万目,终未立三纲。

玉羔直岁讵能神,羝触堪嗟命不辰。


昔比素丝曾著节,今为白石且眠春。


同人挟策安能牧,小弟磨刀恐未仁。

谷口岂其卿,胡然朝市争。


远山长晚色,幽鸟乍春声。


老觉人情薄,闲于世累轻。

吾亦爱吾贫,樵山采堕薪。


百年双短鬓,九职一闲民。


秋蔓茶僧老,春泓酒母淳。

经月魃为妖,连宵雨似潮。


山田禾侧耳,野涨树平腰。


古语天难做,民生日不聊。

老去脚犹轻,吟边不杖行。


孤亭深野色,高木易秋声。


岁事才中熟,山居亦太平。

松露滴深幽,山寒草径秋。


蔓藤行伏兔,野竹上牵牛。


日月双车毂,乾坤一传邮。

有客共攒眉,蚕丛事可悲。


渡泸诸葛表,哀汴老韩诗。


谁又青冥钺,吾方白接䍦。

尽日此徘徊,青粘两屦苔。


鸟声穿户去,暝色过溪来。


象齿劙鞭茁,银刀罾绘材。

云木上苍冥,行藏只草亭。


雁随秋到早,山入市来青。


投老馀渔具,能诗例鹤形。

卷雨对遥岑,诗寒不自禁。


猿猱三径小,虎豹九关深。


道眼虚空界,闲身自在心。

寂寞断过从,行山又一重。


烟村秋色画,茅屋夕阳舂。


得句多题竹,观书半倚松。

粉翅舞风轻,双飞趁晚晴。


联翩花日暖,来往柳烟清。


穿径寻香絮,过墙逐落英。

王母下瑶台,琼花溢路栽。


似嫌红粉俗,长傍白云开。


玉质风前舞,天香月下来。

句读从朱老,经书本释翁。


于蓝青所出,他石玉堪攻。


文启吾乡秀,心知百代崇。

岁久残僧屋,吾书故不尘。


持经入深竹,分韵与闲人。


花气闻慈像,松凉施四邻。

龙洲旧说红都胜,象罔今逢赤水珠。


更挽春衫来比并,如缠十万上江都。

去载西陲夏正初,首惊禹阁下除书。


璇杓导旨方螭陛,珍圉迎釐又燕居。


三见纶音传诏玺,六看棨信到耕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