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谢庄,字希逸,陈郡阳夏人,太常弘微子也。
年七岁,能属文,通《论语》。
及长,韶令美容仪,太祖见而异之,谓尚书仆射殷景仁、领军将军刘湛曰“蓝田出玉,岂虚也哉”初为始兴王浚后军法曹行参军,转太子舍人,庐陵王文学,太子洗马,中舍人,庐陵王绍南中郎谘议参军。

行年四十五,两鬓半苍苍。


清瘦诗成癖,粗豪酒放狂。


老来尤委命,安处即为乡。

读东坡、稼轩词,须观其雅量高致,有伯夷、柳下惠之风。
白石虽似蝉蜕尘埃,然终不免局促辕下。

孟子曰:“君子之于物也,爱之而弗仁;于民也,仁之而弗亲。
亲亲而仁民,仁民而爱物。

儒者通六艺,立志不可干。


违礼不为动,非法不肯言。


渴饮清泉流,饥食并一箪。

圣人接物本于仁,罕以深言拒绝人。


不足畏辞严且截,急将此意省吾身。

东风昨夜忽相过,天地无情柰老何。


千载方来那有尽,百年未半已为多。


君传南海长生药,我爱西山饿死歌。

渥洼骐骥儿,众中见毛骨。


别来忽三岁,残害为异物。

星拆台衡地,斯文去矣休。


湖光与天远,屈注沧江流。

租船满载候开仓,粒粒如珠白似霜。


不惜两钟输一斛,尚赢糠覈饱儿郎。

问:“乐是心之本体,不知遇大故,于哀哭时,此乐还在否?”


先生曰:“须是大哭一番了方乐,不哭便不乐矣。
虽哭,此心安处即是乐也。
本体未尝有动。

问“哭则不歌”。


先生曰:“圣人心体自然如此。

偈曰:


朝看楞伽经,暮念华严咒。


种瓜还得瓜,种豆还得豆。


经咒本慈悲,冤结如何救。

起阏逢摄提格,尽强圉大荒落,凡四年。


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中太和八年(甲寅,公元八三四年)


春,正月,上疾小瘳。
丁巳,御太和殿见近臣,然神识耗减,不能复故。

起昭阳大渊献十一月,尽阏逢困敦正月,不满一年。


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四


◎建中四年癸亥,公元七八三年


十一月,丁亥,以陇州为奉义军,擢皋为节度使。
泚又使中使刘海广许皋凤翔节度使。

起玄黓敦牂,尽阏逢涒滩,凡三年。


高祖武皇帝一天监元年(壬午,公元五零二年)


春,正月,齐和帝遣兼侍中席阐文等慰劳建康。


大司马衍下令:“凡东昏时浮费,自非可以习礼乐之容、缮甲兵之务者,馀皆禁绝。

起柔兆阉茂,尽柔兆涒滩,凡十一年。


孝质皇帝本初元年(丙戌,公元一四六年)


夏,四月,庚辰,令郡、国举明经诣太学,自大将军以下皆遣子受业;岁满课试,拜官有差。
又千石、六百石、四府掾属、三署郎、四姓小侯先能通经者,各令随家法,其高第者上名牒,当以次赏进。

起重光作噩,尽旃蒙大渊献,凡十五年。


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四年(辛酉,公元六一年)


春,帝近出观览城第,欲遂校猎河内;东平王苍上书谏;帝览奏,即还宫。


秋,九月,戊寅,千乘哀王建薨,无子,国除。

唐虞之际,音乐可感鸟兽,此盖唐虞之鸟兽,故可感耳。
若后世之鸟兽,恐未必然。

诗僧时复有之,若道士之能诗,不啻空谷足音,何也?

却说周瑜闻诸葛瑾之言,转恨孔明,存心欲谋杀之。
次日,点齐军将,入辞孙权。
权曰:“卿先行,孤即起兵继后。

却说孙大圣左手把沙和尚捻一把,右手把猪八戒捻一把,他二人却就省悟,坐在高处,倥着脸,不言不语,凭那些道士点灯着火,前后照看,他三个就如泥塑金装一般模样。
虎力大仙道:“没有歹人,如何把供献都吃了?”鹿力大仙道:“却象人吃的勾当,有皮的都剥了皮,有核的都吐出核,却怎么不见人形?”羊力大仙道:“师兄勿疑,想是我们虔心敬意,在此昼夜诵经,前后申文,又是朝廷名号,断然惊动天尊。
想是三清爷爷圣驾降临,受用了这些供养。

王镇恶,北海剧人也。
祖猛,字景略,苻坚僭号关中,猛为将相,有文武才,北土重之。
父休,为河东太守。

鹤氅裁成雪色新,仙翁持寄感情真。


清高自此全抛俗,宽博由来稳称身。


佩玉洞闻云外响,剑光飞射日中尘。

海内兵方起,离筵泪易垂。


怜君负米去,惜此落花时。


想忆看来信,相宽指后期。

嵩高移岭表,岳降在罗浮。


紫气女牛尾,朱鹑桂海头。


江山蟠瑞彩,麟凤产名流。

少日狂欢及此时。
六街游遍少人知。
而今别有幽寻处,明月相随共款扉。

十巡今止。
乐事要须防极喜。
烛影摇风。
封章七上许归田,深感皇恩自九天。
衰病岂缘三黜直,迂庸敢谓二疏贤。
山园赤枣堪酿酒,家沼金鳞不用钱。
行年五十尚青衫,耿耿胸中负不凡。
那意宁馨联桂籍,只知清白映冰衔。
平生济叔耽周易,何日商宗起傅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