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悲君随燕雀,体质何纤微。


亦复怜人意,更多捎网飞。


伊周虽可作,笑哭已俱非。

明岁高堂寿,霜匙碧荔支。


从军亦已赋,作客几多时。


无数河山感,尤令梦寐奇。

枞川楚水接,滚滚又西江。


节度初开府,军书半受降。


何缘吟泽畔,且复去他邦。

乡关何处是,舟楫自秋冬。


亦有趋庭礼,兼之令节逢。


别筵犹昨日,贫信漫催侬。

金陵留滞日,来往半娄东。


一病辞明主,言归笑远公。


横舟三尺剑,挂席大江风。

天涯薄宦苦相羁,回首西风又一期。


住久苍头迎客惯,路遥黄耳到家迟。


人情尽似饥鸢竞,心事唯应倦鸟知。

高秋多爽气,新雨过池塘。


客至潮初长,林纡径未荒。


悬壶三岛胜,载酒一溪长。

解官才喜此身轻,忍以冥搜损性情。


疏懒旧来高叔夜,虚闲今日似渊明。


愿酬美意情虽切,强缀狂歌曲不成。

鹅毛散乱三朝雪,乌帽沾濡六出花。


梅吐万枝香满室,桐听几曲兴乘槎。


蓬莱借问仙仇览,人世何妨醉释迦。

襟怀磊落富诗情,琢句端明法颂声。


格健要除蔬笋气,语工须带雪霜清。


碧云矜式存风雅,黄卷沈潜学老成。

菊英装点近芳辰,风掠清香已袭人。


端的樊川携玉液,来同靖节赏金尘。


藏阄戏赌杯中物,投辖坚留座上宾。

冰轮初讶一分亏,结客传觞笑语迟。


云汉无端藏兔影,金波恨不蘸蟾枝。


佐樽痛忆飞琼侣,染翰栽成感鬼诗。

久持邦柄擅斯文,却扫丘园脱世纷。


已用三篇作霖雨,回看万事似浮云。


何须棨戟荣归路,自有旗常载旧勋。

出处逢时道不殊,当年功立老闲居。


来膺冕绂三公命,归奉云章五色书。


社稷元臣名已遂,山河雄镇宠仍疏。

金支烨烨映宣宫,致福诚由上德崇。


九庙灵光流自远,七明嘉种感潜通。


瑞图丹采终难状,药谱神功未易通。

雩郊几夕见龙星,盛乐初谐六变声。


荐币礼同匏爵重,洁牲人比玉壶清。


幕中闳辨通宵接,马上新诗顷刻成。

君臣一德千龄际,柱石三朝四纪中。


天下重轻常系望,膝前谋议不言功。


位高少有名兼美,体健方知福更隆。

官崇真是帝王师,八十归休亦未迟。


不似孔光辞位日,早于姜望出封时。


仪形昔已图麟阁,稿草今应集凤池。

圣代登庸年独少,清时得谢齿尤高。


官如中令躬无疾,文似司空思不劳。


玉座案经涓对日,金壶加礼赐春醪。

几夕华星动紫躔,少微光入太微垣。


帝临便座延公衮,人喜安车到国门。


恳叙官仪还汉节,亲承需宴酌尧樽。

试续儒林传,之人迹已陈。


归魂钟阜夜,复魄董溪春。


忆昔初观国,乘时早致身。

诗礼趋庭日,风尘筮仕辰。


献荆思报国,捧檄冀荣亲。


肇典丹阳校,旋苏海邑民。

东风二月春无涯,堂背竞开萱草花。


倚门喜听噪檐鹊,忽报远道儿还家。


远道见还自何所,玉关紫塞迎风沙。

玄冬卧病倏经春,孤署萧然断四邻。


喜有旧游从仕客,频来问馈见情亲。


淮阳向说思何武,河内曾闻借寇恂。

渥水骝驹汗染藘,溟池鹏奋翼云舒。


五陵在昔夸年少,九牧而今验庆馀。


信是粤材多竹箭,应知荆产亦璠玙。

有汉推猿臂,前朝重虎臣。
茧丝宁作障,执秩足其民。
半壁凭榰柱,群陬失抚循。
肇迹颛蒙辟,昭文象纬悬。
健行标干运,灵曜示蝉联。
覆冒纲维集,盈虚气朔宣。
彊干敦磐石,和钧藉重臣。
辟疆才实茂,长乐属原亲。
舟楫符康济,衣冠绝等伦。
日月扶皇极,朝廷建大中。
弼谐资卫叔,谟赞属姬公。
钟鼎光仪肃,圭璋品节隆。
约伴寻春,何处玉钩斜畔,暗数道、画桥廿四。
向芳郊,酒帘畔,听流水。
歌声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