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日落未落天沧凉,悬崖挂壁留馀光。


紫烟翠雾空迷茫,飕飕度壑松风长。


牛背短笛催归忙,飘飘逸兴空悠扬。

江湖秋日暮,远客若为情。


宿舸沙边缆,征鸿云外声。


星河摇倒景,鼓角起江城。

重湖望不极,秋色蔼残阳。


洲渚云沙白,菰蒲霜叶黄。


飞帆适沅澧,回雁过潇湘。

濯足洞庭波,秋高翠增岳。


美人渺何在,使我怀抱恶。


悠悠江湖深,坐阻关山邈。

湖光如镜平,风雨一摇荡。


蜿蜒舞翠蛟,汹涌叠银浪。


帆樯走阵马,势出霄汉上。

西风木叶脱,洞庭水层波。


蘋芷满洲渚,有怀忧思多。


眇眇帝子愁,欲降山之阿。

江湖渺无涯,怅然怀震泽。

地分吴楚远,天共云水白。

鲈鱼正堪脍,蟹螯亦可擘。

此身堕江湖,恍若在清梦。


梦中亦何为,思古亦长恸。


心驰关塞远,目与飞鸿送。

秋色到极浦,层空霭行云。


长剑抚玉珥,欲降云中君。


桂旗澹偃蹇,风驭何缤纷。

地枕江湖阔,秋来多郁蒸。


山城少见日,雾雨长冥冥。


今夕定何夕,月华风露清。

登楼窥洞庭,沧波渺无际。


波间起飞龙,惨澹带云气。


云雷倏变灭,天水共澄霁。

诗史堂前荔支晚尤美,高压泸戎与妃子。
姓名犹未闻峡中,风味惟应自皮里。


试将远况江瑶柱,正似骚人拟良史。

天池水落华开莲,绣衣呼宾倾玉船。


赏花对酒诵佳句,香彻鼻观头风痊。


韩公思摘太华实,陶令不结东林缘。

记得来时手自探,预知今日思难堪。
树头绿暗莺如诉,地上红多蝶尚贪。
此夜钟声那忍听,明朝酒盏可能酣。
窗竹萧萧正晚风,溪星耿耿又秋虫。
一瓢岂肯方颜子,千首将无有邵雍。
恨月啸花都大雅,鸢飞鱼跃一中庸。
夜来风雨不成寒,似念幽人在考槃。
老夫老态月应道,明镜明朝君自看。
夜深风露恰知寒,风在絺衣月在盘。
一樽浊酒对明月,千里佳人应共看。
瘴岭风烟势渐开,喜寻筇竹步莓苔。
江环列嶂天中起,峡坼流泉地底回。
灵鹫飞来苍磴老,怪猿啼去白云哀。
三吴山水喜秋风,白蟹青虾甬水东。
独步晁丞孙子到,谁怜憔悴众人中。
寂寞江边舍,攲斜架上书。
焚香一童子,寻竹众鸡雏。
更甚昔人懒,宁论今世疏。
柏子香清谁喜闻,五言句法更清芬。
病仍春困在难久,遣向吟窗起暮云。
劝君且醉瓮头春,休把升沉累此身。
自古功名须遇主,到头富贵不由人。
蟠胸器业元高世,落笔词章更出尘。
老去疏慵厌仕途,归来林下学真如。
不思身外千般事,只占人间一味愚。
但得清尊长对客,纵添白发亦从渠。
渚蒲方茜绚,汀草亦芊绵。
扶藜数过鸟,荡桨看归船。
董子有来约,要在秋风前。
脂车离郊园,潜筠人许长。
归来十亩阴,缥节已储霜。
畦畛日将芜,况复病在床。
曩时太傅公,日下欲无对。
富贵恐不免,大节在显晦。
一朝出东山,勋业到鼎鼐。
吾怜阮嗣宗,口不挂臧否。
是眼何亲疏,青白生誉毁。
照邻殆庶者,颖脱当悟此。
却老烦青精,度岁掘黄独。
长乘下泽车,何烦挟丹毂。
求我盛年非,常恐不可复。
谁其妙丹青,将军独曹霸。
能开生面姿,拂绢貌照夜。
伟哉千载后,万金不当价。
高台拟岘首,孤峰陵天姥。
与子各壮年,车鲜马亦怒。
岁月忽欺人,于迈不可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