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西昌有客学南昌,衣钵真传快阁旁。


坡底诗人梅底醉,花为句子蕊为章。


想渠蹋月枝枝瘦,赠我盈编字字香。

枉看平生多少书,分明便是蠹书鱼。


万签过眼还休去,一字经心恰似无。


急读何如徐读妙,共看更胜独看渠。

急性平生不少徐,读书不喜喜观书。


十行俱下未心醒,两目顿昏还月馀。


偶与儿曹翻故纸,共看诗句煮春蔬。

浩浩歌,人生如寄可奈何。
春秋去来传鸿燕,朝暮出没奔羲娥。


青丝冉冉上霜雪,百年欻若弹指过。

蝶梦迷清晓,万里无家,岁晚貂裘敝。
载取琴书,长安闲看桃李。
烂绣锦、人海花场,任客燕、飘零谁记。

边州守御谢沈机,独喜身闲是道师。


狱吏难堪非素料,病怀无计复何辞。


空惭南郡三家学,赖有东坡一集诗。

斯文韩欧苏,千载三大老。


苏门六君子,如籍湜郊岛。


大匠具明眼,一一经选考。

东坡文章冠天下,日月争光薄风雅。


谁分宗派故谤伤,蚍蜉撼树不自量。


堂堂天人欧阳子,引鞭逊避门下士。

先人六儿女,姊长孝且慈。


德淑命不淑,哀哉止于斯。


莫年失爱子,哭泣鬓成丝。

公诗句句写胸臆,一滴冰成大海翻。


方皋牝牡无定相,曼倩滑稽有至言。


扫除李杜刍狗语,出入鬼神傀儡门。

樽罍自古宴嘉宾,末世风流意转新。


筒叶卷来由郑氏,杯荷制出始唐人。


一时花草空传玩,他日宾僚但饮醇。

有客相传避暑方,采莲不用采花房。


绿盘擎重盛珠露,碧管虚中溜玉浆。


象鼻卷风随手曲,麝脐入水透肌香。

荷亭避暑约传杯,醉引清风入手来。


象鼻形弯通曲柄,鸭头色重泼新醅。


中擎玉液休倾满,半卷青心莫展开。

刺叶为筒制颇奇,郑公故事老坡诗。


擎来入手成攲器,注在当心即漏卮。


玉露有香黏翡翠,碧云无影浸琉璃。

越溪女子翠红裳,来与群仙侑一觞。


叶展圆盘如许大,丝连曲柄更能长。


清高胜饮金茎露,甘滑疑餐玉薤霜。

露盘净植水中央,好借诗人引玉觞。


象鼻巧能通叶柄,马蹄更与摘莲房。


吸川不觉西湖阔,漱石尤便玉井凉。

不须酒盏吸云红,刺叶潜令与柄通。


碧色轮囷弯到底,黄流潋滟注当中。


醉来欲捉波心月,醒后因吹水面风。

当年避暑使君林,暇日诸贤肯过临。


荷带露香须缓折,酒无风韵莫轻斟。


玉簪先透玲珑玉,金注徐倾潋滟金。

碧云影里倚栏干,鲸吸诗人酒量宽。


惟有鉴湖堪避暑,遥知玉井正生寒。


簪开翡翠微通窍,滴下真珠满走盘。

昔宴宾僚避暑林,传杯故事到如今。


屈茎聊当黄金杓,刺叶先抽碧玉簪。


闻得鼻端香馥馥,流从舌底味森森。

外直中通异众芳,嗅来叶气胜花香。


一杯先吸鉴湖月,满口潜消玉井霜。


尤胜朱樱煎作蜜,何须紫蔗压为浆。

福星台畔依红客,厌踏红尘穿紫陌。


涌金门外泛兰舟,两岸融融春水拍。


隔浦笙歌寄幽思,向阳花柳饶春色。

道人有园居,其门可罗爵。


夫何诸贤杰,疏野尽阔略。


联镳过柴荆,慰藉淡与泊。

公诗如春风,著物便新好。
春风常自然,初不费雕巧。
又如荆山玉,不问多与少。
筼筜太守雪堂诗,花满亭台酒满池。
今日水空花老尽,一庭秋草罥虫丝。
归雁亭前坐久之,晴云吹散碧参差。
江湖秋水已如许,惭愧仇池徙倚时。
浮云聚散岂堪论,富贵何如道德尊?
几见蓬莱成浅水,可堪风雨换高门?
纸图价匪千金重,手泽传能九世存。
眼见寝园成茂草,却知司马有儿孙。
十年中秋不见月,譬之去国唯喜似。
朝来氛翳崩厥角,天公粲然一启齿。
夕月可占此其祥,枯龟未必知许事。
先生诗笔觑天巧,国中往往无曹鲍。
一读快如檄愈头,抓痒底用麻姑爪。
千古词林有若人,谁复庸中夸佼佼。
知君得法自南昌,作舍何须问道旁。
二老未尝轻许可,两诗固已为平章。
胸横云岫无穷意,语带梅坡不尽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