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吏民怜我懒,斗讼日已稀。

能为无事饮,可作不夜归。

复寻飞英游,尽此量寸晖。

苕水如汉水,鳞鳞鸭头青。


吴兴胜襄阳,万瓦浮青冥。


我非羊叔子,愧此岘山亭。

清风定何物,可爱不可名。


所至如君子,草木有嘉声。


我行本无事,孤舟任斜横。

昨夜雨鸣渠,晓来风袭月。


萧然欲秋意,溪水清可啜。


环城三十里,处处皆佳绝。

清晨承诏命,丰岁阅田闾。


膏雨抽苗足,凉风吐穗初。


早禾黄错落,晚稻绿扶疏。

老尹醉醺醺,来随年少群。


不忧头似雪,但喜稼如云。


岁望千箱积,秋怜五谷分。

我昔游梁州,军中方罢战。


登城看烽火,川迥风裂面。


青荧并骆谷,隐翳连鄠县。

落日空山秋气清,泠泠古木乱蝉鸣。


仙人一去鹤不返,剑客重来丹已成。


静对竹炉烟缕直,细看月窟桂华生。

圣人信恭己,天命允昭回。


苍极神功被,青云秘箓开。


垂衣受金册,张乐宴瑶台。

上上开鹑野,师师出凤城。


因知圣主念,得遂老农情。


陇麦垂秋合,郊尘得雨清。

造化从来不负人,万般红紫见天真。


满城车马空撩乱,未必逢春便得春。

黄云澹四垂,飞雪忽无际。


排空风力静,整整若有制。


穿林初着花,点瓦已成毳。

凉意今年早,蟾光七泽多。


凭栏共怀古,拥袂独高歌。


风物关山远,功名岁月过。

宛马萧萧鸣北风,时平闲却射雕弓。


千家山郭潮声里,几曲营门柳影中。


道满旌麾严虎帐,庙喧箫鼓祀龙宫。

城纵是金非愿得,田虽有石尚堪耕。


欲随秋雁荡中去,却向杜鹃啼处行。

长河五月雨,一夜十尺强。


大星映南斗,微风生蚤凉。


坐此景物畅,怀彼路阻长。

一百六日春正浓,江村片水桃花通。
兰桡双飞柳底灭,船头细草摇轻红。
女郎祠前美人集,骄春粉黛花神泣。
寓目千年上,冲泥不怯难。
山阳将受册,许下遽升坛。
金掌宫盘泪,铜台穗帐寒。
郊原平晚绿萋萋,独上高台意转迷。
古树鸣蝉城下路,送人长忆向安西。
浩荡东城外,微茫病眼开。
烟帆一鸟过,云插乱峰堆。
绿水漫漫去,青山衮衮来。
生不逮治古,郊薮观凤麟。
颇爱麋鹿性,似是我辈人。
食苹咏周雅,祝网依汤仁。
碧溪红树试秋容,晚岫云归不隔钟。
城上至今多望气,不知谁复识真龙。
风前散袂能忘扇,月下题诗不用灯。
万士清宵鏖棘庑,一年秋色满桐城。
风雨迷前渡,纵横万马声。
飞涛能转石,急浪欲崩城。
滚滚神偏王,茫茫气不平。
孤城独上俯瀛洲,极目苍茫一望收。
落日半痕天共白,晚潮千顷月同流。
沧溟隐入蛟龙窟,岛屿寒生海市楼。
水落寒沙晚照收,沙边谁复舣孤舟。
鲍昭自作芜城赋,难写江南不尽愁。
人世佳期惟七夕,星躔至巧是天孙。
直从楼上将身乞,所欠云间着手扪。
闻得鹊声云报喜,看来蛛网似传言。
秋星如弹月如梳,宫妓香添乞巧炉。
万缕千针同一意,眼穿肠断得知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