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仲宾笔底招君子,廷玉胸中敬正人。


更着紫阳虚叟句,两公烱烱见精神。

以笔写竹如写字,何独钟王擅能事。


同是蒙恬一管笔,老手变化自然异。


胸中渭川有千亩,咄嗟办此箨龙易。

陈其姓,名曰容。
称所翁,善画龙。
葛岭翘材酒杯客,不分虎,不凭熊。

渭川千亩入毫端,子美临风野色寒。


不是画师即诗客,可能收拾与人看。

心空节劲翠筠浓,冷笑凡花诲冶容。


可是人间秋水碧,东方七宿应苍龙。

春生夏长出墙头,含箨新梢玉版抽。


宜雪宜霜无不可,如椽且与貌宜秋。

乾坤各各变三爻,坎兑相依似泰交。


认得易中甘节卦,箨龙贞干写烟梢。

文湖州笔欠坡诗,便面潇潇雨一枝。


暑汗轻摇骨□□,□间谁识庾元规。

洒墨写琅玕,深宫春昼闲。


萧条数枝雪,不似纥干山。

扁舟忆上浣花溪,风雨横江万竹低。


石室归来秋似水,峨眉相对醉如泥。


春雷翻石蛟龙起,夕照穿林鸟雀栖。

纷纷画手调红绿,好以桃花配丛竹。


岂无短纸作江梅,雪里溪边太幽独。


李侯胸中有佳处,研滴松煤聊寓目。

的皪江梅竹外枝,能将幻法转生机。


凭君莫作风垂绿,便恐飘零学雪飞。

夫君去日竹初栽,竹已成林君未来。


玉貌一衰难再好,不如花落又花开。

先朝供奉去修文,写竹高名祗尚闻。


笔笔枝头袅鸾凤,家家障子锁烟云。


乾坤只合留清气,丘壑端应貌此君。

萧郎画竹称逼真,与可所作尤绝伦。


不将丹青借粉饰,直把宝墨传精神。


渭川万个在胸次,援毫戏扫如烟云。

疏放枝枝意有馀,纵横下笔似颠书。


风吹舞影生绡落,无数筼筜势不如。

湖州再变到黄华,两竹离披自一家。


万斛颠风掣旗脚,军民吹屈最高牙。

墨竹昉自何人始,辋川石刻今余几。


后来萧悦稍出群,香山侍郎独称美。


洋州太守善写真,长帽先生差可儗。

直节豸献角,低枝鸾振羽。


古色镇苍然,非烟亦非雨。

谢家庭下玉,化此青琅玕。


风标夐不俗,谁谓骨相寒。

新梢雾如沐,断节霜不枯。


西窗夕阳下,此君何可无。

一竿千百叶,凤尾翠交加。


曾向仙坛种,和风扫落花。

堂名似贤人似竹,瘦节孤高照崖谷。


百年人与竹俱化,尚有诸孙来借宿。


家风爱竹馀底事,至今十饭九不肉。

水墨扫金错,每惜柯丹丘。
鹘兔互起落,复爱文湖州。


吴兴老人已仙去,纷纷作者谁能悟。

忆昨南游花屿头,问耕堂上几日留。


江云渭树无期别,雨散星离空复愁。


渭川逸节何潇洒,多公远寄山中者。

楚山修玉淩云起,影落谁家画屏里。


断粉残香夜不收,寒枝只是生秋米。


多情遗牒度湘皋,别有篬筤节更高。

丛色修修覆石根,春风曾见长儿孙。


清时好制虞庭乐,何事青青老故园。

秋影半枝金薤,上池凉露何多。


谁把玉箫吹断,湘江一夜寒波。

屿南山人心不羁,含毫醉扫苍筤枝。


斩钉截铁何怪怪,兔起鹘落偏奇奇。


国初始重方壶笔,若比湖州更飘逸。

兔鹘萧条墨影深,湖州真迹重千金。


梦回月冷闲堂曙,空翠蒙蒙上客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