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阁中陈迹故依然,欲问风流已百年。


南岸一峰东一塔,自言曾识老诗仙。

旌旆翩翩拂彩霞,承恩清晓出京华。


锦衣天上神仙客,华屋山中宰相家。


芝草九茎同毓秀,榔梅千树正开花。

毳幕承秋极断蓬,飘飖一剑黑山空。


匈奴北走荒秦垒,贵主西还盛汉宫。


定是庙谟倾种落,必知边寇畏骁雄。

清湘吊屈原,垂泪撷蘋蘩。


谤起乘轩鹤,机沈在槛猿。


乾坤三事贵,华夏一夫冤。

黄祇是祗,我其夙夜。


夤畏诚絜,匪遑宁舍。


礼以琮玉,荐厥茅藉。

昭昭有唐,天俾万国。


列祖应命,四宗顺则。


申锡无疆,宗我同德。

穆穆天子,告成岱宗。


大裘如濡,执珽有颙。


乐以平志,礼以和容。

惟以明发,有怀载殷。


乐盈而反,礼顺其禋。


立清以献,荐欲是亲。

夙夜宥密,不敢宁宴。


五齐既陈,八音在县。


粢盛以絜,房俎斯荐。

肃我成命,于昭黄只。


裘冕而祀,陟降在斯。


五音克备,八变聿施。

江皋闻曙钟,轻枻理还舼。


海潮夜约约,川露晨溶溶。


始见沙上鸟,犹埋云外峰。

二味相和就瓮头,一般收口效偏优。


同斟只却因无事,独酌何尝为有愁。


才沃便从真宰辟,半醺仍约伏羲游。

塞黑云黄欲渡河,风沙眯眼雪相和。


琵琶泪湿行声小,断得人肠不在多。

数里新萍夹岸莎,春来乘兴宿烟萝。


随风蝴蝶颠狂甚,当路花枝采折多。


绛节参差抽苦笋,翠钿狼籍撒圆荷。

未登崖谷寻丹灶,且历轩窗看壁题。


那遇八公生羽翼,空悲七子委尘泥。


旧坛无复翔云鹤,废垒曾经振鼓鼙。

岱云东浮日西晻,下有畸人事铅椠。


忽来青岛衔尺书,月入轩棂灯吐焰。


别子三年断音问,敝裘白发空冉冉。

千盘转尽见三门,七十二峰朝至尊。


下插香垆胜庐岳,中悬天柱即昆仑。


琅璈挟籁晴疑雨,金殿摇光夜不昏。

脉借昆仑远,声欺太华卑。


上分天一半,横跨地三垂。


不尽松杉寿,毋妨鹳雀危。

一柱太和宫,千岩元气中。


芙蓉寒不谢,仙掌近还空。


地是钩盘上,桥从贯索通。

无妨蜡屐并登危,碧汉泓澄欲四垂。


极北三尖疑华掌,天西一抹是峨眉。


灵风暗送双成管,宿雾初收玄武旗。

季夏朔日凉翛然,我携叔申朝上玄。


双璧乍联堪代月,九阍初近莫谈天。


青羊涧暖虹腰度,白马岩高练影悬。

绛节朱幡缥缈间,纵非天汉不尘寰。

平超五岳王公位,肯数三峨伯仲山。

千嶂雾深银作海,九霄云净玉为关。

鹅笙凤管写潺湲,豹尾熊幡簇满山。


疑是茅君兄弟别,未分天上与人间。

汝兄新赋未堪难,岳色撩人试自看。


但使登高须授简,主恩新拜大夫官。

太和宫阙写黄图,匡庐旧称天子都。


共是玉皇香案吏,不妨南北领香垆。

玄岳能玄太华青,到来词笔动山灵。


莫言迁客恩波少,何似金门老岁星。

莲花朵朵扑函关,使者褰帷紫气间。


分付锦囊收拾尽,与君移较太和山。

怀中白璧月同圆,纵入秦庭莫浪传。


可怪人间无合处,郧江虹色已经年。

童冠六七辈,银管杂瑶笙。


一奏钧天乐,声声薄太清。


风来时断续,云过复分明。

天门挥手是,宛转尚干盘。


但语中原小,那论行路难。


夜分先得日,春去独留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