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胜地忆屡到,变革非昔年。
律居扫积陋,禅房侈旧观。
老衲不可见,遗事故老传。

头陀独宿寺西峰,百尺禅庵半夜钟。


烟月苍苍风瑟瑟,更无杂树对山松。

近见头陀伴,云师老更慵。


性灵闲似鹤,颜状古于松。


山里犹难觅,人间岂易逢。

舟车如织喜身闲,独访遗碑草棘间。


世远空惊阅陵谷,文浮未可敌江山。


老僧西逝新成塔,旧守东归正掩关。

卢师深话出家由,剃尽心花始剃头。


马哭青山别车匿,鹊飞螺髻见罗睺。


还来旧日经过处,似隔前身梦寐游。

醉迷狂象别吾师,梦觉观空始自悲。


尽日笙歌人散后,满江风雨独醒时。


心超几地行无处,云到何天住有期。

梵语头陀,华言抖擞。


净一真心,振三毒垢。


如来亲试,迦叶称首。

咸宁走芦子,终日乔木阴。


太丘心洒落,古松韵清深。


聊持不俗耳,静听无弦琴。

邑下羹不和,幕中往调护。


纷争非士则,各使捐细故。


颇忆郗参军,能令公喜怒。

俗物常偪塞,令人眼生白。


永怀洛阳人,谈诗论画壁。


青山吐秋月,阻作南楼客。

蟠空作风雨,发地鸣鼓吹。


日晴四无人,声在高林际。


伊优儿女语,蹇浅市井议。

头陀全盛时,宫殿梯空级。

磴道淩虚挂白虹,头陀上方黄鹄东。


沧溟五夜浴新日,老木三伏来凄风。


北梦南云展张阔,纵江横汉并吞雄。

夏腊今应三十馀,不离树下冢间居。


貌堪良匠抽毫写,行称高僧续传书。


落涧水声来远远,当空月色自如如。

三峡无归梦,闲云澹石床。


半生修白社,孤影寄朱方。


觉路心如月,高年顶不霜。

山住忘入年,众虑摄一定。


气味渐木石,久久同心性。


面瘠疑饥成,肌泽匪浣净。

万峰围绕一峰深,向此长修苦行心。


自扫雪中归鹿迹,天明恐被猎人寻。

红楼金刹倚晴冈,雨雪初收望汉阳。


草檄可中能有暇,迎春一醉也无妨。

刘郎才滚滚,赠汝若干言。


是否西来意,将非不二门。


细应探业识,难是铲名根。

苦行能便自小持,松龛寂寂到人稀。


斋厨日晏孤烟起,童子新将施米归。

自说年深别石桥,遍游灵迹熟南朝。


已知世路皆虚幻,不觉空门是寂寥。


沧海附船浮浪久,碧山寻塔上云遥。

高寺上方无不见,天涯行客思迢迢。


西江帆挂东风急,夏口城衔楚塞遥。


沙渚渔归多湿网,桑林蚕后尽空条。

峭行得如如,谁分圣与愚。


不眠知梦妄,无号免人呼。


山海禅皆遍,华夷佛岂殊。

我如倦鸟欲栖林,喜见禅僧栖处深。


家在梅花小溪上,一枝聊慰北归心。

千里归涂险更长,眼中深喜见天王。


从今渐入平安境,旧路艰辛未敢忘。

凌晨饱饭渡秦溪,要上青山九级梯。


不使瓯闽隔人世,头陀力与五丁齐。

六洞三山次第看,白云回望满长安。


何须更觅莲花藏,一代金轮属宰官。

十年湖海话禅机,归问云山旧衲衣。


后夜月明金锡冷,遥空笙鹤不停飞。

百丈金身照绿苔,青莲璎珞护瑶台。


天龙一指犹堪竖,莫诧西方大士来。

野鹤孤云去路长,袈娑随处谒空王。


楞伽一卷焚香坐,先到裴公绿野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