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浮舟压芳草,容裔逐江春。


远避看书吏,行当入幕宾。


夜潮冲老树,晓雨破轻蘋。

谁家烟径长莓苔,金碧虚栏竹上开。


流水远分山色断,清猿时带角声来。


六朝明月唯诗在,三楚空山有雁回。

失计复离愁,君归我独游。


乱花藏道发,春水绕乡流。


暝火丛桥市,晴山叠郡楼。

雅调一生吟,谁为晚达心。


傍人贺及第,独自却沾襟。


宴别喧天乐,家归碍日岑。

清时选地任贤明,从此观风辍尹京。


日月天中辞洛邑,云山江上领宣城。


万家闾井俱安寝,千里农桑竟起耕。

高科终自致,志业信如神。


待得逢公道,由来合贵身。


秋归方觉好,旧梦始知真。

相逢哆落木,此别叹流萤。


偃蹇羞郎署,饥寒逐客星。


帘光摇竹翠,江雨带帆青。

令君架亭乐荒幽,得地适与万景投。


亭成虽名为众乐,地僻无客谁与游。


讼休民去吏随散,独有文字与令留。

谢守宣城句,偏矜吕法曹。


郡斋应似旧,廷掾不徒劳。


东北归流驶,空虚去棹高。

谢守青山宅,山孤宅亦平。


池塘无复见,春草野中生。


常日登楼望,今朝送客行。

我公名满东西川,一持使节几十年。


桥经万里坂九折,儿童学语知公贤。


上皇诏下嗟见晚,归来荷橐趋甘泉。

书堂形胜好,山转与江抛。


泉古应黄蘖,亭新换白茅。


雨馀苍藓合,春晚绿阴交。

传骑一何催,山门昼未开。


高人终避世,圣主不遗才。


坐次欹临水,门中独举杯。

高会当年喜得曹,日陪宴衎自忘劳。


力回天地君应惫,心狭乾坤我尚豪。


豕亥论书非素学,子孙干禄有东皋。

百川缈鲸波,鲸背高突兀。


佳气浮金银,层观可仿佛。


中有万顷陂,馀地纳溟渤。

徂徕不可倚,衡茅迹已陈。


凛凛盖代气,千载日日新。


拭眼登高堂,佳名信可人。

平生谢宣城,作意澄江练。


不知烟霞间,有此巨鳌抃。


三山没泱漭,几岁舞鳅鳝。

三策看君动圣颜,甘泉赐沐橐书闲。


星前剑佩纷将别,花底鹓鸿且暂还。


侍从不言温室树,词人今得敬亭山。

岭南藩幕似君希,去拥缇油渐北归。


春谷泉经溪馆过,敬亭云入郡厅飞。


吏民尽喜迎朱绂,鱼鸟浑忘避绣衣。

十载萧萧麋鹿姿,那知出守得同时。
黄山白水空孤讽,叠嶂双溪属好诗。
击柝晓传邾子国,举鞭春到习家池。
熙宁治迹俨如新,圣主今朝用旧臣。
松冒秋霜方见节,玉经炉炭始知真。
具瞻尽喜周公入,论道谁先孟子醇。
偶登秋水阁,静吟秋水篇。
初不辨牛马,河泊方欣然。
及见北海若,始惊大小悬。
清溪安在哉,欲弄清溪水。
更邀琴高生,携竿会于此。
日落翠屏间,鸡鸣桃花里。
天佑于皇宋,时生柱石贤。
馀光承祖祢,秀气禀山川。
应物心如水,临机直似弦。
江湖老未休,十日走三州。
南雪马没耳,北风船打头。
穷犹携笔砚,寒欲贳衣裘。
驳议东曹重,修书秘府荣。
缘何厌庐久,便作偃藩行。
戒道熊文戟,腾装鹤膝兵。
梦寐陵阳天上山,曾将心约白云闲。
仙衔已下青冥里,尘骨难留缥缈间。
三尺溪鱼如可控,千年辽鹤尚应还。
宣城从古胜,谢守擅风流。
夫子名当世,君王付此州。
讼铃闲郡阁,吟笔动江楼。
昔年玉署共遨游,此日分携计莫留。
展卷题诗增叹息,一重云树一重愁。
可怜行色。
听古离谱出,声声长笛。
看束短装,轻把青青柳枝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