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百重堆案掣身闲,一叶秋声对榻眠。


床下雪霜侵户月,枕中琴筑落阶泉。


崎岖世味尝应遍,寂寞山栖老渐便。

高高白月上青林,客去僧归独夜深。


荤血屏除唯对酒,歌钟放散只留琴。


更无俗物当人眼,但有泉声洗我心。

临池濯吾足,汲水濯吾缨。
尘埃一谢去,神与体俱清。


月明渐映檐东出,置枕东床夜萧瑟。

灵宫耽耽虎守谷,羽褐出山邀客宿。


稽首中茅司命君,四叶秉符调玉烛。


鸣金击石天相闻,游飙倒影声磷磷。

初疑夜雨忽朝晴,乃是山泉终夜鸣。


流到前溪无半语,在山做得许多声。

暑中带汗入山中,霜满风篁雪满松。


只是山寒清到骨,也无霜雪也无风。

雁荡山中逢晚雨,灵峰寺里借绳床。


只应护得纶巾角,还费高僧一炷香。

马疲盘道峻,投宿入招提。


雨急山溪涨,云迷岭树低。


凉风来殿角,赤日下天西。

月色荒城外,江声野寺中。


贫知交道薄,老信释门空。


露叶凋阶藓,风枝戛井桐。

西日横山含碧空,东方吐月满禅宫。


朝瞻双顶青冥上,夜宿诸天色界中。


石潭倒献莲花水,塔院空闻松柏风。

风餐倚虚壑,险步跻云梯。


惊魂栖客枕,夜宿投招提。


殷勤入檐月,肯为幽人低。

明月溪头寺,虫声满橘洲。


倚栏香径晚,移石太湖秋。


古树云归尽,荒台水更流。

好湖山、十年临眺,襟怀无此闲散。
山灵知我身将隐,故放白云舒卷。
途未远。
绕寺千千万万峰,满天风雪打杉松。
地炉火暖黄昏睡,更有何人似我慵。
篮舆谢公岭,杖屦矩罗室。
净名访维摩,一庵仅容膝。
寻僧画屏中,往往多八十。
灵山未是别乡山,回首吾庐咫尺间。
明日出山家渐远,乡心从此上愁颜。
偶因尘隙游灵石,不觉夷犹到夜深。
坐对半窗山月影,参成一片白云心。
寒螀着露更相调,老叶无风也自吟。
似此中秋未算贫。
曲墙雕砌露红新。
玉钗私语深深院,璧月微开淡淡云。
夜宿招提舍,秋云冷石堂。
天河斜挂户,瀑水静依床。
叠岭攀跻险,虚空梦寐凉。
寺入千岩石路长,孤吟一宿远公房。
卧听半夜杉坛雨,转觉中峰枕簟凉。
花界已无悲喜念,尘襟自足是非妨。
坐邑传闻此岩好,心疑好事张浮辞。
及来胜境穷游览,却悟前言有漏遗。
触石烟云如障俗,倚崖殿阁半乘危。
百丈苍岩入杳冥,高低气象本天成。
藤蟠翠壁龙蛇动,涧泻断崖风雨声。
不许画工为润色,只应诗伯长馀情。
华鲸吼粥月朦胧,满意枝筇落手中。
金碧三分灵鹫岭,烟云高峙补陀峰。
一贫未办庄严供,九品坚持忆念功。
江心天半寺,一夕万缘空。
地出浮云上,星摇积浪中。
滴沤垂阁雨,吹桧送帆风。
薄游厌人境,振策穷幽躅。
理公所开凿,遗迹在岩麓。
秋杪霜叶丹,石面寒泉绿。
记得曾为凤林客,高僧住处最深幽。
几千里外重携手,三十年间一转头。
霜叶乍惊风槭槭,云堂相对夜悠悠。
团团芳桂树,隐隐岩之幽。
敷坐翳其阴,酌彼飞泉流。
丝桐怀友人,写我心离忧。
石磴排林端,路转阴岭滑。
侧身长风外,凛落天为阔。
冉冉光风浮,金轮起天末。
山深时有百虫鸣,欹枕危楼酒半醒。
忽地西风催落叶,急呼镫起听秋声。
山家皆种橘,古寺独栽松。
林静时栖鹤,泉灵合有龙。
何年人舍宅,今日我携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