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愁结乱如麻,长天照落霞。


离亭隐乔树,沟水浸平沙。


左尉才何屈,东关望渐赊。

岐路三秋别,江津万里长。


烟霞驻征盖,弦奏促飞觞。


阶树含斜日,池风泛早凉。

惆怅佳期阻,园林秋景闲。


终朝碧云外,唯见暮禽还。


泉石思携手,烟霞不闭关。

寸禄荣色养,此行宁叹惜。
自今黄绶采兰时,不厌丹墀芳草色。


百战荒城复井田,几家春树带人烟。

旧识相逢情更亲,攀欢甚少怆离频。


黄绶罢来多远客,青山何处不愁人。


日斜官树闻蝉满,雨过关城见月新。

云间陆生美且奇,银章朱绶映金羁。


自料抱材将致远,宁嗟趋府暂牵卑。


东城社日催巢燕,上苑秋声散御梨。

登岸还入舟,水禽惊笑语。


晚叶低众色,湿云带残暑。


落日乘醉归,溪流复几许。

能向府亭内,置兹山与林。


他人骕骦马,而我薜萝心。


雨止禁门肃,莺啼官柳深。

问君从宦所,何日府中趋。


遥指金陵县,青山天一隅。


行人怀寸禄,小吏献新图。

滞淹连春晦,层阴接夜分。


骁壶惟发电,愁栋但生云。


里突居无爨,官蛙坐厌闻。

微风吹霜气,寒影明前除。


落日未能别,萧萧林木虚。


愁烟闭千里,仙尉其何如。

登望思虑积,长亭树连连。


悠扬下楼日,杳映傍帆烟。


入夜四郊静,南湖月待船。

早年初问法,因悟目中花。


忽值胡雏起,芟夷如乱麻。


脱身投彼岸,吊影念生涯。

明日重阳今日归,布帆丝雨望霏霏。


行过鹤渚知堪住,家在龙沙意有违。

削去僧家事,南池便隐居。


为怜松子寿,还卜道家书。


药院常无客,茶樽独对余。

国赋推能吏,今朝发贡湖。


伫瞻双阙凤,思见柏台乌。


树向秦关远,江分楚驿孤。

不下南昌县,书斋每日闲。


野花当砌落,溪鸟逐人还。


有兴常临水,无时不见山。

孝友平生事,守廉天下难。


居官一日俸,阖室几人餐。


病骨何妨瘦,吟肩不肯寒。

才智人难及,上官能用贤。


梅仙无一事,莲幕坐三年。


政誉倾千里,归途仰二天。

行行独出故关迟,南望千山无尽期。


见舞巴童应暂笑,闻歌蜀道又堪悲。


孤城晚闭清江上,匹马寒嘶白露时。

归舟一路转青蘋,更欲随潮向富春。


吴郡陆机称地主,钱塘苏小是乡亲。


葛花满把能消酒,栀子同心好赠人。

东风香草路,南客心容与。
白皙吴王孙,青蛾柳家女。


都门数骑出,河口片帆举。

人言寿春远,此去先秋到。


孤客小翼舟,诸生高翅帽。


淮风生竹簟,楚雨移茶灶。

小县春山口,公孙吏隐时。


楚歌催晚醉,蛮语入新诗。


桂水遥相忆,花源暗有期。

婺女星边去,春生即有花。


寒关云复雪,古渡草连沙。


宿次吴江晚,行侵日徼斜。

南阜小亭台,薄有山花取次开。
寄语多情熊少府;晴也须来,雨也须来。


随意且衔杯,莫惜春衣坐绿苔。

求仙不在炼金丹,轻举由来别有门。


日晷未移三十刻,风骚已及四千言。


宏才尚遣居卑位,公道何曾雪至冤。

作尉孜孜更寒苦,操心至癖不为清。

虽将剑鹤支残债,犹有歌篇取盛名。

尽拟勤求为弟子,皆将疑义问先生。

高节何曾似任官,药苗香洁备常餐。


一分酒户添犹得,五字诗名隐即难。


笑我无媒生鹤发,知君有意忆渔竿。

分手频曾变寒暑,迢迢远意各何如。


波涛一阻两乡梦,岁月无过双鲤鱼。


吟处落花藏笔砚,睡时斜雨湿图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