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东林雨后树苍苍,巾舄乘闲到上方。


双涧鸟鸣延语笑,半林花气袭衣裳。


机闲宝地禅俱寂,心寄空门累亦忘。

声声连梵音,人影与禅心。


散帙维摩室,悬灯支遁林。


灵花开户落,法雨下帷深。

赢粮寻翠巘,负笈入琳林。


书映藤萝色,声随钟梵音。


芸香孤鸟外,灯影断猿深。

灵源飞鸟外,崱顶翠蒙茸。


雪覆经春叶,云残渡壑钟。


逢僧留半偈,习静爱中峰。

载酒空门下,林幽暑气清。


半天闻梵语,双壁隐钟声。


野鸟知禅意,孤云薄世荣。

荒山残日晚,秋思正凄凉。


野鸟啼花径,溪泉溜竹房。


钟声云外远,树色雨中黄。

峥嵘楼阁插天开,门外湖山翠作堆。


荡漾烟波迷泽国,空蒙云气认蓬莱。


香销龙象辉金碧,雨过麒麟剥翠苔。

窗中一抹海门焦,珠贝鱼龙共此宵。


枕得善财参后石,洗来天汉转时潮。


神游会解灵妃佩,耳静能传少女箫。

万顷清江浸碧山,乾坤都向此中宽。


楼台影落鱼龙骇,钟磬声来水石寒。


日暮海门飞白鸟,潮回瓜步见黄滩。

空山寂历道心生,虚谷迢遥野鸟声。


禅室从来尘外赏,香台岂是世中情。


云间东岭千寻出,树里南湖一片明。

出门已觉精神爽,况复阳回宇宙清。


野树含烟迷寺迥,晴山披雪倚云明。

眷予倦羁旅,坎壈林壑间。


落日投古寺,秋虫吟乱山。


月明露已白,风定云方还。

苍山若无路,落日听鸣钟。


旁舍适眠虎,古潭微见龙。


空窗向云月,高枕听风松。

叠嶂横秋水,招提隐半峰。


白云迷到路,晓日自鸣钟。


法会樵渔熟,斋时鸟雀慵。

一縆危磴绕峥嵘,上彻幽深入化城。


烟外川原谁绣画,云中楼阁自阴晴。


老僧高论都无著,古佛真身宛若生。

转谷萦岩路始穷,隔林遥望一门通。


溪山俱在见闻外,台殿尽藏怀抱中。


像阁罘罳明海日,经幢璎珞撼天风。

山石巉巉磴道微,拂松穿竹露沾衣。


烟开远水双鸥落,日照高林一雉飞。


大麦未收治圃晚,小蚕犹卧斫桑稀。

高峰浮云际,古寺高峰上。


秋来已潇洒,雨后益清旷。


坐随明月转,吟伴寒蛩响。

东城兀高峰,爽气浮翠微。


霞光射岩壁,中有寒泉飞。


上方金仙家,煌煌启双扉。

荒途涉沮洳,危岭升坡陀。


爱此清净居,不倦来往多。


山僧见余喜,颠倒披乾陀。

正午风色高,遂泊苍溪县。


层崖抱林木,有寺藏葱茜。


出船步危磴,荫密颇萦转。

上方梯磴绕岩头,谁就孤高更起楼。


直望汉江三百里,一条如线下洋州。

群峰南北争嵯峨,如泻大壑翻众波。


爱之欲把入图画,世无好手将奈何。

烟峦彩翠霜林红,层楼复阁云雾中。


襟怀太爽睡不得,一夜满山铃铎风。

台殿晻暧山嶕峣,云霞鲜明天泬寥。


侧身下望厌尘世,安得羽翼凌九霄。

翠岭耸云端,巉巉走复蟠。


客从尘外入,僧向画中看。


月上千岩碧,风生万木寒。

当年读书处,古寺拥群峰。


不改岁寒色,可怜门外松。


有僧皆老大,待客转从容。

芹香燕子低,柳色鹅儿破。
沿溪花引客,红如火。
山藏古寺,绿意将人裹。

六一还朝后,千秋几客来。


为名贪古迹,出众喜高台。


日月秦灰迥,江山楚望开。

松烧寺破是刀兵,谷变陵迁事可惊。


云里乍逢新住主,石边重认旧题名。


闲临菡萏荒池坐,乱踏鸳鸯破瓦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