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当年游侠成都路,黄犬苍鹰伐狐兔。

二十始肯为儒生,行寻丈人奉巾屦。

千江渺然万山阻,抱衣一囊遍处处。

范侯来寻八桂路,走避俗人如脱兔。


衣囊夜雨寄禅家,行潦升阶漂两屦。


遣闷闷不离眼前,避愁愁已知人处。

洛花移种到松江,国色天香内样妆。


老里懒边无好思,为渠觅句却穷忙。

朱墨勾添眼底尘,今年春尽不知春。


鞓红魏紫能相访,西子崇宁更可人。

秋蔬旧采决明花,三嗅馨香每叹嗟。


西寺衲僧并食叶,因君说与故人家。

南归闭门万事了,病卧常多起常少。


未用田间下泽车,何须枥上追风骠。


乡人记我少年日,滇马为致风前鸟。

桑间三宿尚回头,何况三年濯锦游。


草草郫筒中酒处,不知身已在彭州。

崇宁天子开皇极,发挥神谟诏群辟。
十八学士天与力,攀鳞附凤才一日。


翰林尚书古遗直,不作三公奄窀穸。

乌衣人物已成空,窣堵才能记宝公。


请祝骤开新福地,全提还振旧家风。


千岩日上春初到,万里云收月正中。

陈迹分明断简中,才看卷首可占终。


兵来尚恐妨恭谢,事去徒知悔夹攻。


丞相自言芝产第,太师频奏鹤翔空。

自入崇宁政已荒,由来治忽系毫芒。


初为御笔行中旨,渐取兵权付左珰。


玉带解来攽贵幸,珠袍脱下赐降羌。

好音终在耻争先,谷外寒多故后迁。


已过花时亦何恨,不妨夏木绿参天。

青杏登盘樱压枝,园林初夏啭黄鹂。


一声风露高林晓,却觉年华总未衰。

崇师金声,居士玉振。
芝兰道同,万涂一进。
妙语领略,后学标准。
先亲膝下共游人,孤影飘零只我身。
今日再来如隔世,泫然衰泪落江滨。
石漏摇空一片天,月岩之号古相传。
孤轮高洁谁为比,老树婆娑亦宛然。
山碍不容千里见,崖侵常蚀二分偏。
众香坛昼静,游屐思频来。
心转谈经处,尘空说法台。
葵花凭古碣,竹色上苍苔。
浮花眩眼朱成碧,关渠何事愁寂寂。
依旧渔竿入手来,老我江湖倦游客。
径须一醉抛青春,校量细故非高人。
少年得髓几人知,想见当年断臂时。
此是湘山大知识,衡门堪继会昌师。
东坡先生白玉堂,嬉笑怒骂皆文章。
南迁再谪过儋耳,笠屐行歌烟瘴乡。
平生节义应自许,皦若烈日当空明。
何必他杨重蜀苗,关西华胄固遥遥。
大成殿老身先倡,贝叶书成血未消。
金马祥光开旧地,玉虹寒影卧新桥。
远意难随燕燕归,故园春冷杏花稀。
虚名自古双蜗角,别业从来一钓矶。
已后无人能立雪,他年知子可传衣。
闲来步月上银潢,天宇无尘夜色凉。
双阙高寻佳气耸,三街平衬绿槐长。
沈沈琳馆东西迥,袅袅珠楼左右光。
安心得髓遇升平,不似云门不解行。
聊与祖师分半座,湘山顶上放光明。
独秀峰前是宝坊,坐令热恼变清凉。
人人认得长安路,珍重旃檀一瓣香。
五色云中有和烟,天长地久祝斯年。
太平一曲凭师唱,响彻乾坤万古传。
光禄坂高盐亭东,潼江直下如弯弓。
山长水远快望眼,少陵过后名不空。
当时江山意不在,草动怕贼悲途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