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我辈情钟,古来谁似龙山宴。
而今楚甸,戏马馀飞观。

顾谓佳人,不觉秋强半。

客疾无根莫浪忧,今朝扫尽不容留。


饭囊酒瓮非吾事,只贮千岩万壑秋。

束书不观万事休,谁令识字惹闲愁。


胸中作祟知何物,不是当年老督邮。

清泉白米山家有,盐酪犹从小市求。


寸步须扶本常事,细书妨读却闲愁。

八月吴中风露秋,子鹅可炙酒新篘。


老人病愈乡闾喜,处处邀迎共献酬。

小诗闲淡如秋水,病后殊胜未病时。


自剪矮笺誊断稿,不嫌墨浅字倾攲。

粥香可爱贫方觉,睡味无穷老始知。


要识放翁真受用,大冠长剑只成痴。

半饥半饱随时过,无客无书尽日闲。


童子贪眠呼不省,狸奴恋暖去仍还。

一枕鸟声残晓梦,半窗竹影弄新晴。


屏深室暖秋垂老,粥美蔬香疾渐平。

小诗苦思凭谁赏,绿酒盈尊每独倾。


老境情悰例如此,不须惆怅感馀生。

穷销壮岁功名志,病过新秋赏咏时。


自古世间如意少,天公宁肯为君私。

今年病老遂难禁,二竖奔逃岂易寻。


风雨三更僮仆睡,自持残烛检千金。

独立溪桥看落晖,残芜漠漠蝶飞飞。


从来泽国秋常晚,叹息衰翁已衲衣。

曾孙新长奉椒觞,儿女冠笄各缀行。


身作太翁垂九十,醉来堪喜亦堪伤。

羽卫森严锦绣成,夜寒璧月有馀清。


皇坛奠玉横参近,柴燎升烟宿雾晴。


晏粲九天风露迥,雍容群辟佩环声。

可怜阿松,万恨千忧,无父儿郎。
记而翁当日,一身殉国,血横海峤,魂恋宗邦。
今忽七年,又何世界,满眼依然鬼魅场。

访戴船回郊外泊,故乡何处望天涯。


半明半暗山村日,自落自开江庙花。


数盏绿醅桑落酒,一瓯香沫火前茶。

灵岩胜概魁宁川,欲往还心几逾年。


今朝乘兴得清赏,须知亦是同夤缘。


驱车初抵石门路,恍疑共到蓬莱天。

七度逢寒食,连年客异乡。


鬓丝嗟老大,冢木念青苍。


乱眼花无数,伤心柳著行。

小疾翻令吏日闲,明窗尽展古书看。


何须新句能消暑,满腹风云六月寒。

青天无云日亭午,群巫祷祈且呼舞。


老夫饶睡昏昏然,鼻息如雷汗如雨。

年年暑去皆有期,今年暑去何迟迟。


不知摇败几团扇,得到西风吹面时。

昔年五宿天界寺,今日重逢天界僧。


傍看无发胜有发,此事吾能汝不能。


听讲雨花还更否,闻钟乞食记谁曾。

冯扶帝里未全遥,物色王正喜更饶。


四海三新隆庆朔,百年两见孝宗朝。


条风应候吹仍暖,腊雪留祥炯不消。

正统逢今岁,边尘日暂蒙。


乾坤三己巳,社稷一于公。


不作青衣辱,依然黄屋崇。

懒服芜菁子,从教蒜发新。


寿须归老母,闲莫让仙人。


病去桃花喜,贫来燕子嗔。

未办肴蔬守岁盘,小除儿女有馀欢。


东风向腊频开冻,朔雪含春不作寒。


碧玉甘贫能啜菽,青琴善病未徵兰。

春来依旧未阳和,生事萧条罢啸歌。


孺仲妻孥花絮少,韩康母子药丸多。


梅葩似雪嫌红甚,草色如烟奈绿何。

避地飘摇未定栖,贫家骨肉满中闺。


去年左氏三媛在,明岁商瞿五子齐。


梅实早从冬至结,莺雏休待立春啼。

贺正兰已有馀馨,人胜同簪出画屏。


左氏二娇初共织,刘殷七孺未分经。


林中细草冰含绿,屋外寒山雪半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