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倚天双剑古今闲,三尺高于四面山。


若使火云烧得动,始应农器满人间。

宫草含青雪未消,送君斗酒夜迢迢。


愁边晓月双凫远,醉里晴云五凤娇。


泽国鱼盐多负海,春城烟雨半通潮。

春城雨雪卧袁安,仙令朝天驻锦鞍。


万里风尘随聚散,百年湖海见交欢。


翻疑梦杳罗浮月,好在香分画省兰。

庐山之高高入天,孤峰秀出真青莲。
峰悬石镜何年影,照尽彭湖三万顷。


平开双阙赤霞浮,翠嶂丹厓万木秋。

淮南桂树又春残,几度开书惨不欢。


华发已曾淹画省,铜章那复滞盐官。


秋空雁影愁应剧,夜雨潮声梦亦寒。

轩车来远道,执手意何长。


喜对春盘酒,愁分画省香。


士龙名入洛,司马赋游梁。

何处飞泉好,庐山自昔闻。


悬空一水立,蓦地两山分。


直泻崖前月,平沾树杪云。

解帆落星渚,正对五老峰。
五老呼不起,鲐背云溶溶。


白云无心自舒卷,云端秀出青芙蓉。

东林佛阁倚岧峣,萝径逶迤傍石桥。


松柏千章连左蠡,芙蓉万叠倚层霄。


琪花雪影江心见,莲社天香世外飘。

扁舟夜泊浔阳岸,隐约香炉五老巅。


红叶天灯飞鸟外,白莲僧社断猿边。


苍崖影合东林寺,银汉光连瀑布川。

峰峦万叶舞空苍,烟起香炉暮色凉。


五老凭云齐见笑,白蘋风急棹舟忙。

曲涧泠泠乱石中,红尘已隔几千重。


从今欲控仙人鹤,飞过匡庐第一峰。

两见青丝菜,五年今复游。


客从庐岳下,僧候虎溪头。


春转双林色,冰开众壑流。

北风阻船泊湖漘,北望庐阜青无痕。


晴云自舒仍自卷,白龙欲眠犹宛转。


秋空漠漠秋气浅,碧天蘸水如刀剪。

徘徊西涧下,听泉濯烦襟。


烦襟遂萧爽,妙音非世音。


不知岐路绝,贪玩烟萝深。

羌庐初在望,复忆柴桑翁。


醉来卧磐石,闷默天地通。


不入惠远社,自弹无弦桐。

君家庐山下,我昔庐山游。


芜阴偶会合,共忆林泉幽。


山脚仙佛居,宝阁连琼楼。

三十年前湓浦尉,五千里外解符归。


庐山相见应相笑,为借云泉一濯衣。

西山行彻见羌庐,碧玉棱棱奠一区。


南去北来头白尽,不知五老鬓斑无。

青鸟当时养得驯,碧梧露下覆清晨。


纱窗忽见秋如许,应有蛾眉忆远人。

放日轻霞破晓阴,北窗徙倚听龙吟。


光摇翡翠蓬山远,浪拥玻瓈贝阙深。

□华云影漾中郊,光曜纷纭动翠旓。


玉笛夜吹山石裂,有人骑鹤过三茅。

有山来便有,万丈落云端。


雾喷千岩湿,雷倾九夏寒。


图中僧写去,湖上客回看。

辍棹南湖首重回,笑青吟翠向崔嵬。


天应不许人全见,长把云藏一半来。

自从洙泗分支远,便到濂溪接派流。


欲向眼前寻乐处,直于山顶看源头。


一川风月谁能领,四面庭除草自幽。

尘世难逢笑口开,菊花须趁此时栽。


西风且莫频吹尽,恐有东篱旧主来。

遥望匡庐紫气开,芙蓉天畔倚云栽。


重阳不尽登高兴,飞上千峰归去来。

满城风雨菊初开,知是东君着意栽。


莫待明朝花冷淡,清香留待故人来。

九日云浓拨未开,黄花从此不须栽。


多情恐负龙山约,犹遣青州从事来。

每忆匡庐费远寻,今朝信马恣登临。


江湖日夜浮天地,吴楚风烟变古今。


人爱秋声诗味淡,云移山影酒杯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