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投绂归来万事轻,消磨未尽只风情。


旧因莼菜求长假,新为杨枝作短行。


不祷自安缘寿骨,深藏难没是诗名。

玉光莹润锦斓斑,霜雪经多节愈坚。


珍重故人相赠意,扶持衰病过残年。

去夏疏雨馀,同倚朱阑语。


当时楼下水,今日到何处?


恨如春草多,事与孤鸿去。


楚岸柳何穷,别愁纷若絮。

漳滨卧起恣闲游,宣室徵还未白头。


旧隐来寻通德里,新篇写出畔牢愁。


池看科斗成文字,鸟听提壶忆献酬。

南宫词客寄新篇,清似湘灵促柱弦。


京邑旧游劳梦想,历阳秋色正澄鲜。


云衔日脚成山雨,风驾潮头入渚田。

绮席铺兰杜,珠盘折芰荷。


故园留不住,应是恋弦歌。

碧溪常共赏,朱邸忽迁荣。


豫有相思意,闻君琴上声。

侧听弦歌宰,文书游夏徒。


故园欣赏竹,为邑幸来苏。


华省曾联事,仙舟复与俱。

年长惟添懒,经旬止掩关。


高人餐药后,下马此林间。


对坐天将暮,同来客亦闲。

秦家御史汉家郎,亲专两印征殊方。


功成走马朝天子,伏槛论边若流水。


晓离仙署趋紫微,夜接高儒读青史。

嘉植阴阴覆剑池,此中能政动神祗。


湖边观稼雨迎马,城外犒军风满旗。


融酒徒夸无算爵,俭莲还少最高枝。

门荣世美高天下,身退心闲住洛阳。


画鹤能同薛少保,爱书还比蔡中郎。


花阴小酌呼邻父,月下清吟扫石床。

一别京华年岁久,卷中多见岭南诗。


声名已压众人上,愁思未平双鬓知。


江郡迁移犹远地,仙官荣宠是分司。

水竹郊园占洛畿,私书素友约忘机。


公今已为苍生出,虽有云山那得归。

名园新景极幽寻,廊庙功名江海心。


广作岩扉容驷马,他年此路待飞金。

何逊兰休握,陶潜柳正垂。


官清真塞诏,事简好吟诗。


春漏怀丹阙,凉船泛碧伊。

秋空如练瑞云明,天上人间莫问程。


丹凤词头供二妙,金銮殿角直三清。


方瞻北极临星月,犹向南班滞姓名。

洛阳佳丽本神仙,冰雪颜容桃李年。


心爱阮郎留不住,独将珠泪湿红铅。

青山云影日悠悠,却怪随龙上下游。


能卷沧溟为雨去,白云依旧宿林丘。

一统山河遍八埏,江南等作弹丸看。


公来踏遍官田土,只有池蛙不为官。

九日杯空绿,秋城菊未花。


雨丛寒惨淡,风树晚欹斜。


独客悲漂梗,隹人怨折麻。

休官得宴闲,理固居处静。


中或不自达,触物挠天性。


遂令优游心,反致寂寞病。

青山复渌水,想入富春西。


夹岸清猿去,中流白日低。


美兼华省出,荣共故乡齐。

风波不可测,夷险系所遇。


泊舟淮南岸,始知散千虑。


高秋气萧爽,日夕稍寒雾。

常愧无才动有权,十年乡里但留连。


养成答飒人应笑,学得支离自谓贤。


三馆旧游层汉上,一麾今守乱峰前。

寒江近户漫流声,竹影临窗乱月明。


归梦不知湖水阔,夜来还到洛阳城。

年长方慕道,金丹事参差。


故园归未得,秋风思难持。


蹇拙公府弃,朴静高人知。

贡籍常同府,周行今一时。


谏曹诚已忝,京邑岂相宜。


黑发年来尽,沧江归去迟。

晓陌事戎装,风流粉署郎。


机筹通变化,除拜出寻常。


地冷饶霜气,山高碍雁行。

高标无过张户部,督赋文移多似雨。


侵晨径造梦蝶床,冷坐谭诗捐俗语。


博闻无过尤少卿,议礼辨析纷如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