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南望斜谷口,三山如犬牙。


西观五丈原,郁屈如长蛇。


有怀诸葛公,万骑出汉巴。

适从山中来,复向山中去。


为报山中人,莫厌山中住。


近城尘土多,乱尔烟霞趣。

山有枇杷树,树多猕猴群。


高僧心不著,一似五峰云。


随飙来溪口,石上起氤氲。

新作斋堂祠画像,又兴高阁秘天踪。


今朝还藉君移柏,昨日已因鹅种松。

松上垂青蔓,蒲根泻碧泉。


高僧来不见,却返五峰前。

西枢经纬才,慷慨遇真主。


文学中甲科,风云参霸府。


直躬在密勿,未始畏彊御。

有唐张曲江,盛名何炜晔。


请诛安禄山,先觉不见纳。


胡雏有反相,其事远相接。

魏公王佐才,独力造晋室。


挥手廓氛霾,放出扶桑日。


感慨会风云,周旋居密勿。

今者岁闰愁黄杨,又闻处士星无光。


彭翁病消走病痏,张君日日延医王。


医王耳夺世人口,世人欲杀君独否。

冠盖章华光昔贤,郢中春雪敢争先。


乌衣借我称宗老,白首逢君作少年。


才大百篇翻更健,名高一字也堪传。

楼船箫鼓重沾巾,莫以玄亭问水滨。


白雪久沉空谷响,黄金难铸五湖人。


搴芳楚泽情何重,洒墨萧斋迹未尘。

秋风牛渚不堪过,回首游踪感怆多。


名手自传裙练在,壮心其柰佩刀何。


广陵无复闻流水,华表空知怨逝波。

周公起江右,历官大司空。
文章夙有志,尝叩蓬莱宫。
愿藉九天宠,致身列宿中。
﨣﨣陈将军,平江始开国。
少年八石弓,勇气屡破贼。
朅逢中兴主,得附升天翼。
为忆青宫冠集英,只应白首领蓬瀛。
玉皇香案长虚左,蛮府英僚尚借名。
千古文章原寂寞,一时项领任峥嵘。
水土平来泽国秋,陈红相望十三州。
于今此意从谁语,惟有江淮日夜流。
长沙厚德魏安阳,禹绩东南泽更长。
坐挹遗踪想明盛,又从东里到文襄。
东墙绿水带逶迤,北户连峰涌翠眉。
正是皇州佳丽处,草堂容我坐吟诗。
小作山林窄作池,一亭飞起桂丛西。
长沙旧迹文皇赐,千载都人路不迷。
绝壁连弯秀几重,清池倒浸玉芙蓉。
别来往事那堪记,总付西轩一笑中。
重到长安迹屡移,南峰小院亦崔嵬。
梨花槛格蒲萄架,勾引乡园入梦思。
紫藤苍柏间三峰,曲槛回轩面面通。
四十年来忘不得,连甍如雾此堂空。
乾坤身世五湖萍,南北风尘两鬓星。
独坐小轩成一笑,平生到处有山亭。
钟鼎丹成骨已仙,东坡空唤渡头船。
我来二老俱陈迹,绿水青山尚俨然。
张侯王姿妙,潇洒自拔俗。
惊人厉危操,适己澹群欲。
挺节立郡朝,强直无蹙缩。
汪翁钝自名,曾不乐宦达。
平生无俗情,率尔自轩豁。
真意安可渝,随人议疏阔。
矫矫韩学士,高视薄浮壒。
寡虑泊无营,立言道所赖。
痛饮非徒然,寄赏不在外。
陆君任名教,学植固深基。
秉礼自贞笃,执德无委随。
鸣琴化不辍,尘甑固其宜。
卓哉徐处士,皎节净如练。
入山岂必深,尘迹自能断。
载乘探幽奥,山川写英绚。
吾宗挺贤达,翛然美无度。
抗志古人间,落落遗世务。
登陛色不辱,宰物众所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