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高标跨苍天,烈风无时休。


自非旷士怀,登兹翻百忧。


方知象教力,足可追冥搜。

自问有何惆怅事,寺门临入却迟回。


李家哭泣元家病,柿叶红时独自来。

慈恩春色今朝尽,尽日裴回倚寺门。


惆怅春归留不得,紫藤花下渐黄昏。

怅望慈恩三月尽,紫桐花落鸟关关。


诚知曲水春相忆,其奈长沙老未还。


赤岭猿声催白首,黄茅瘴色换朱颜。

塔势如涌出,孤高耸天宫。


登临出世界,蹬道盘虚空。


突兀压神州,峥嵘如鬼工。

对殿含凉气,裁规覆清沼。


衰红受露多,馀馥依人少。


萧萧远尘迹,飒飒凌秋晓。

何故谒司空,云山知几重。


碛遥来雁尽,雪急去僧逢。


清磬先寒角,禅灯彻晓烽。

袈裟影入禁池清,犹忆乡山近赤城。


篱落罅间寒蟹过,莓苔石上晚蛩行。


期登野阁闲应甚,阻宿山房疾未平。

中秋期夕望,虚室省相容。


北斗生清漏,南山出碧重。


露寒鸠宿竹,鸿过月圆钟。

病身来寄宿,自扫一床闲。


反照临江磬,新秋过雨山。


竹阴移冷月,荷气带禅关。

未委衡山色,何如对塔峰。


曩宵曾宿此,今夕值秋浓。


羽族栖烟竹,寒流带月钟。

灵山石磬生海西,海涛平处与山齐。


长眉老僧同佛力,咒使鲛人往求得。


珠穴沈成绿浪痕,天衣拂尽苍苔色。

不见僧中旧,仍逢雨后春。


惜花将爱寺,俱是白头人。

寺凉高树合,卧石绿阴中。


伴鹤惭仙侣,依僧学老翁。


鱼沈荷叶露,鸟散竹林风。

帝里重阳节,香园万乘来。


却邪萸入佩,献寿菊传杯。


塔类承天涌,门疑待佛开。

凤刹侵云半,虹旌倚日边。


散花多宝塔,张乐布金田。


时菊芳仙酝,秋兰动睿篇。

往事悠悠添浩叹,劳生扰扰竟何能。


故山岁晚不归去,高塔晴来独自登。


林下听经秋苑鹿,江边扫叶夕阳僧。

肃肃莲花界,荧荧贝叶宫。


金人来梦里,白马出城中。


涌塔初从地,焚香欲遍空。

瑞塔千寻起,仙舆九日来。


萸房陈宝席,菊蕊散花台。


御气鹏霄近,升高凤野开。

廓落悲王子,栖迟爱友朋。


荒郊纡策马,猎径傍韝鹰。


土室人稀到,衡门客少应。

在秦生楚思,波浪接禅关。


塔碍高林鸟,窗开白日山。


树阴移草上,岸色透庭间。

竹外池塘烟雨收,送春无伴亦迟留。


秦城马上半年客,潘鬓水边今日愁。


气变晚云红映阙,风含高树碧遮楼。

追凉寻宝刹,畏日望璇题。


卧草同鸳侣,临池似虎溪。


树闲人迹外,山晚鸟行西。

悠然对惠远,共结故山期。


汲井树阴下,闭门亭午时。


地闲花落厚,石浅水流迟。

去者不可忆,旧游相见时。


凌霄徒更发,非是看花期。


倚玉交文友,登龙年月久。

旧寺长桐孙,朝天是圣恩。


谢公诗更老,萧傅道方尊。


白法知深得,苍生要重论。

莫引凭高目,沧茫海色遥。


秋空波弥弥,寒日树萧萧。


关塞俱摇落,音书久寂寥。

海子桥西寺,高楼御苑花。


中流自日月,平地有烟霞。


客至开金殿,宸游想翠华。

地幽人迹少,僧至扫莓苔。


閤迥湖光入,林昏雨色来。


登台怜作客,入赋耻非才。

示到慈恩久,今来九日期。


天寒鸿雁少,秋晚菊花迟。


摇落悲风雨,登临感岁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