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云拥飞岚滴翠,日摇光影栖霞。


欲问前朝故事,断碑土绣苔花。

忆昔登临始,犹然草树荒。
穿林开曲径,凿石起层梁。
池映天光满,桥通练影长。
极目鸿飞处,凌空塔影高。
山明如冠玉,崖叠似奔涛。
茗碗垆香伴,诗囊酒榼挑。
直似蓬莱境,休夸金谷园。
虚亭悬木杪,远水接山根。
露下苍苔润,风来落叶繁。

怀人千佛岭,避暑碧霞颠。


试问山中乐,何如品外泉。


阴阴藤挂树,隐隐日为年。

诸方参欲尽,始悟买归航。


只是心堪了,原无法可将。


雨侵江令石,云据远公房。

前岁栖霞来,萋萋怨芳草。


今岁栖霞去,恰恰欣黄鸟。


来似江总持,去则明僧绍。

夕奉赐骸书,晨趋古兰若。


候舟少滞留,敛迹栖寂寞。


午景悬松杉,金紫忽萦络。

兹山实灵秀,茀郁如团伞。


窈窕隙日穿,芊眠泄云散。


忍草屐不妨,名药囊堪满。

宿雨敛西昏,翔阳舒东白。


松涧纷相悦,溪喧若趋敌。


迤逦叩山椒,熹微露榜额。

呵殿都挥尽,肩舆松柏风。


犹残故部曲,一骑夕阳中。

昔我问阿育,驱神作道场。


如何震旦国,重见铁轮王。


变幻从僧语,依微尽佛光。

石多泉仄出,花密鸟斜飞。


坐爱莓苔好,青青欲上衣。

秋林无静树,叶落鸟频惊。


一夜疑风雨,不知山月生。


松门开积翠,潭水入空明。

泉洞迷藏草没梯,倚岩千佛坐高低。


叠襟山色周回峭,隔树江声隐映齐。


宋刻梁文江令笔,龙蟠龟戴上元题。

寒林日暮息车徒,却得南朝最胜区。


廿载不登禅子榻,一宵权作佛家奴。


齐梁寂寞名犹是,儒释纷纭念已无。

枕上红尘白昼深,眼开欲得息劳心。


灯花暗入僧床冷,山阁冯江万木林。

认丹崖翠巘影钩连,别有洞中天。
恰秋空云净,斜阳一抹,红挂峰前。
楼阁玲珑不断,只合住飞仙。

山寺春云护,披霞入渐深。


品泉移谷口,选石费天心。


磴转江能近,林空月不沉。

孤亭高倚暮云秋,平楚苍苍望石头。


紫气微分双阙影,白云中断大江流。


萧森落木来悲气,迢递青山入壮游。

师今方入定,胜果几时成。


法向无空灭,心因不住生。


湿灰犹示相,稿木可为形。

十年浑似梦,相见各依然。


僧腊青山老,诗名白社偏。


松间对微月,竹里听流泉。

莲社曾书法愿文,青山今日始寻君。


锡分阿耨池中水,钵覆头陀石上云。


花落经从桐院读,灯残钟向竹窗闻。

不是头陀苦行,由来佛性自圆。


破釜闲支白石,瘦藤高挂青天。

六朝烟柳六朝鸦,路近金陵问酒家。
青石满山红树远,大江如练到栖霞。
访尔岩栖者,迢迢披荔从。
闲扉挂层瀑,危路隐千峰。
白首鹴裘客,青山石户农。
危峰崱屴千岩外,瘦削芙蓉入渺溟。
龙虎气蒸钟阜白,金焦影蘸海门青。
时平莫问山多隐,僧老方知药有灵。
一丈唐碑今露立,十寻梵塔已低摧。
层层石佛云闲出,坐阅齐梁成劫灰。
旭日晴光转,重城曙景迷。
稻荒寒蟹出,竹暝晓禽啼。
古社栖危堞,碑残倚断畦。
石磴层层路几盘,天风高接碧云寒。
长江狭甚钟山小,人在最高峰上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