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病怯腥咸不买鱼,尔来心腹一时虚。


使君不复怜乌攫,属国方将掘鼠馀。


老去独收人所弃,游哉时到物之初。

长须仅有玉川奴,秃尾犹无漫汉驴。


万事已随春枕断,故人何啻晓星疏。


出乘微雨锄畬粟,归傍荒畦撷野蔬。

目昏罢观书,足蹇停游山。


二事差可乐,造物乃复悭。


得非闵我老,作意镌其顽。

梅花如高人,枯槁道愈尊。


君看在空谷,岂比倚市门。


我来整冠佩,洁斋三沐熏。

久辞龙阙拥红旗,喜见天颜拜赤墀。


三省英寮非旧侣,万年芳树长新枝。


交朋接武居仙院,幕客追风入凤池。

十口啼号责望深,宁容安稳坐毡针。


长鸣大咤欺风雪,不是甘心是苦心。

桂林独宜人,无瘴古所传。


北客守炎官,恃此以泰然。


堂高惬宴坐,讼简容佳眠。

酒冷花寒无好怀,柴荆终日为谁开。


三分春色三分雨,疋似东风本不来。

满插瓶花罢出游,莫将攀折为花愁。


不知烛照香薰看,何似风吹雨打休。

山浅雨亦深,烟光暮如积。


窅然清池上,暂与尘土隔。


倚杖玩浮沤,凭阑数归翼。

未登崖谷寻丹灶,且历轩窗看壁题。


那遇八公生羽翼,空悲七子委尘泥。


旧坛无复翔云鹤,废垒曾经振鼓鼙。

江接寒溪家已近。
想见秋来,松菊荒三径。
目送吴山秋色尽。

传闻太守趋庭日,握手青山思不禁。


海阔群珠扶月上,天回双剑借龙吟。


诗篇且斗新秋色,手板宁输异代心。

薇省虚尘列戟班,金茎露表迥难攀。


身从手板聊称贱,意托爰书可废闲。


不分归人私日月,唯堪到处有湖山。

词客兰台旧姓班,些成松柏恸堪攀。


非熊自枉车中载,汗马那容牖下闲。


人向九京回白日,天留三管施青山。

先朝词客胜扬班,地近烟霞许暂攀。


高卧不招衰凤叹,中兴翻睹伏龙闲。


遥飞郢里歌中雪,恍踏苕溪雨后山。

小竹如针能具体,方春茁笋更堪怜。


乾坤妙用无馀欠,隐几旁观为莞然。

醒时相劝醉相扶,感谢朋欢念病夫。


岂有僮奴堪荷锸,固应儿子自肩舆。


幽人偶遇驮黄蘖,瞑坐仍容据槁梧。

道本虚无生太极,太极变而先有一。
一分为二二生三,四象五行从此出。
无一斯为天地根,玄教一为众妙门。
不欲全求似,萧森态转真。
缘风微作势,邀月澹传神。
叶密留云宿,丛幽借石邻。
策骨寒瘦枯梅枝,梅花开时徵我诗。
我诗悲瘁作无意,借梅代我陈其词。
梅云最先得春意,桃花乱搀作佛事。
七旬彼此对堪怜,病里回思一慨然。
少小精神皆敝尽,老年岁月任推迁。
常怀旧学穷经史,更想余闲力简编。
倚檐楹万感,算都换、鬓丝皤。
记燕几裁云,禅床屑玉,如梦经过。
鸣珂,故家巷里,怅承平乔木化寒莎。
达士养四体,受敌听腹背。
悉意万卷读,往昔若晤对。
日者鬓发改,自恨笔力退。
王化渐摩久益深,士风民俗总还淳。
山城驻节寂无事,闲步月明看北辰。
见说小轩久,无人唤我来。
直如春力快,故遣客怀开。
玉立花千树,霞翻酒一杯。
桥外茅茨好,相过问酒钱。
李花今若此,白发自茫然。
落日云千步,春风雪一川。
红尘著脚双鬓斑,折腰五斗真作难。
巾车一去不复还,归卧柴桑紫翠间。
东篱悠然见南山,欲辩忘言心自闲。
落英拾秋鞠,委佩纫芳兰。
以其清且芬,可服仍可餐。
吴茱味苦辛,奚亦登君盘。
古屋幽花闭不知,忽穿碧瓦怒横枝。
辛勤自致高堂外,却得行人立顷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