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月晦逢休浣,年光逐宴移。


早莺留客醉,春日为人迟。


蓂草全无叶,梅花遍压枝。

狂飙吹小春,刮面剧剑铓。


云气泼浓墨,午窗变曛黄。


六花大如掌,浩荡来无乡。

三月正当三十日,风光别我苦吟身。


共君今夜不须睡,未到晓钟犹是春。

立马柳花里,别君当酒酣。


春风渐向北,云雁不飞南。


明晓日初一,今年月又三。

临泛从公日,仙舟翠幕张。


七桥通碧沼,双树接花塘。


玉烛收寒气,金波隐夕光。

朝沐敞南闱,盘跚待日晞。


持梳发更落,览镜意多违。


吾友见尝少,春风去不归。

清秋三黄鹄,举翼东来飞。


鸣声既相呼,烟水亦相依。


蓬池不暂止,太液未言归。

乘兴驱车偶一来,旋呼江老旧游陪。


惊风送雨寒初动,举酒浮蛆拨不开。


骐骥鞴时闻内宿,琵琶弹急怨虚催。

春豫灵池会,沧波帐殿开。


舟淩石鲸度,槎拂斗牛回。


节晦蓂全落,春迟柳暗催。

晦节高楼望,山川一半春。


意随蓂叶尽,愁共柳条新。


投刺登龙日,开怀纳鸟晨。

春尽芜城天一涯,白榆生荚柳生花。


满川战骨知谁罪,深属来人戒覆车。

天教老景变芳菲,晨起衰翁换裌衣。


尽日绿阴莺懒啭,有时芳草蝶争飞。


最怜永日身无事,所叹佳时客未归。

春遍西湖上,湖漪绿胜醅。


惊鱼迎濑跃,斗鸭拥波来。


柳已缘烟重,花仍赴暖开。

倏忽韶光第九旬,无花何处觅残春。


长绳万尺非难具,谁与天边绊日轮。

静弹尘帻照溪流,落泊春芳向尽头。


早叶乍浓留客坐,晚花犹在索人愁。


最怜幽草能萦带,已觉浮云解映楼。

春物都城晚,欢游一倍慵。


轻风生树态,暖日淡云容。


小阁时翻燕,闲花更少蜂。

节近登高忽叹嗟,经年憔悴别京华。


贰车何处搔蓬鬓,九日山州见菊花。


梦里荣衰安足道,眼前杯酒且须赊。

夜寒宿芦苇,晓色明西林。


初日在川上,便澄游子心。


秦天无纤翳,郊野浮春阴。

南朝分古郡,山水似湘东。


堤月吴风在,湔裾楚客同。


桂寒初结旆,蘋小欲成丛。

雪后新尝溅齿泉,樽前风味固依然。


自从北郡无人到,不见鹅梨今几年。


鲁酒谩倾犹病渴,并刀未下已流涎。

法驾乘春转,神池象汉回。

双星移旧石,孤月隐残灰。

战鹢逢时去,恩鱼望幸来。

素浐接宸居,青门盛祓除。


摘兰喧凤野,浮藻溢龙渠。


苑蝶飞殊懒,宫莺啭不疏。

白日奈朱颜,流光几暂闲。


九春馀此夕,落照已前山。


红豆留谁折,落花去不还。

春色去堂堂,清和损岁芳。


夕烟青带远,晴树绿浮光。


秋稻江乡雨,琅玕竹径香。

雨前雨后莺乱啼,城南城北花交飞。


江南儿女裁苎衣;


燕京游子何时归。

故人同泛处,远色望中明。


静见沙痕露,微思月魄生。


周回馀雪在,浩渺暮云平。

马棰频年客帝州,茂陵心折问刀头。


天寒北极仍充使,日落黄河未稳流。


笛里龙吟金井夜,砧前寒度玉关秋。

铃阁初开兴不孤,醉来时复对乌乌。


山低送绿看时失,叶密欺红数欲无。


雅为恋春期秉烛,那知代月有联珠。

孟春行已尽,入眼但红梅。


破雪寒相假,含风晓暗催。


萧条初辨色,烂漫不禁才。

一日犹青帝,春光未觉非。


飞花虽送送,啼鸟自依依。


酒且如流水,吟须到晓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