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久客多枉友朋书,素书一月凡一束。


虚名但蒙寒温问,泛爱不救沟壑辱。


齿落未是无心人,舌存耻作穷途哭。

水阔苍梧野,天高白帝秋。


途穷那免哭,身老不禁愁。


大府才能会,诸公德业优。

霁月光如练,盈庭复满池。


秋深无热后,夜浅未寒时。


露叶团荒菊,风枝落病梨。

荷叶生时春恨生,荷叶枯时秋恨成。


深知身在情长在,怅望江头江水声。

镜湖西畔小茅茨,红叶黄花秋晚时。


天阔素书无雁寄,夜阑清梦有灯知。


功名蹭蹬初何憾,朋旧乖离未免悲。

平生南地惯羁游,放浪常同不系舟。


鼍作夜风经沌口,鹳鸣秋雨宿杭头。


方倾意气轻秦侠,俄困悲伤类楚囚。

改尽朱颜白尽头,杜门亦复弊貂裘。


断鸿影外玉关月,病骥嘶中青海秋。


孤坐向空书咄咄,闲吟随处送悠悠。

暮秋风雨卷茆茨,砧杵声中过雁悲。


枫叶欲丹先惨澹,菊丛半倒不支持。


旗亭人熟容赊酒,野寺僧闲得对棋。

东吴秋令迟,得雨亦良悦。


中庭有流萤,烈风吹不灭。


披衣起坐久,鼓角参差发。

清秋又是一年新,满眼丹枫映白蘋。


海内故人书断绝,汀洲鸥鹭却心亲。

九月山村已骤寒,看云殊怯倚阑干。


一杯浊酒栽培睡,不觉春雷起鼻端。

舍前舍后养鱼塘,溪北溪南打稻场。


喜事一双黄蛱蝶,随人来往弄秋光。

百年大耋龙钟日,九月初寒惨淡天。


岭谷高低明野火,村墟远近起炊烟。

闲倾清圣浊贤酒,稳泛朝南暮北风。


射的山前云几片,一秋不散伴渔翁。

多雨今秋水渺然,沟溪无处不通船。


山回忽得烟村路,始信桃源是地仙。

十日都门雨,风烟已暮秋。


甑香新菽粟,篝暖故衣裘。


意气临书健,形骸顾影愁。

万里归无策,八年淹此留。


羞蒙子公力,宁倦长卿游。


听雨潇湘夜,飞鹰鄠杜秋。

时序中年速,风霜客路长。


孤愁巴月白,清梦楚山苍。


灯暗秋衔壁,钟疏夜殷床。

雨馀独坐卷帘帷,便得诗人喜霁诗。


摇落从来长年感,惨舒偏是病身知。


扫开云雾呈光景,流尽潢污见路岐。

看著墙西日又沈,步廊回合戟门深。


栖乌满树声声绝,小玉上床铺夜衾。

疲马卧长坂,夕阳下通津。


山风吹空林,飒飒如有人。


苍旻霁凉雨,石路无飞尘。

京兆小斋宽,公庭半药阑。


瓯香茶色嫩,窗冷竹声乾。


盛德中朝贵,清风画省寒。

潇潇风雨暗残秋,忍见黄生满径幽。


恰似楚人情太苦,年年对景倍添愁。

优哉遵渚鸿,自得养身旨。


不啄太仓粟,不饮方塘水。


振羽戛浮云,罝罗任徒尔。

西风吹垂杨,条条脆如藕。


上有噪日蝉,催人成皓首。


亦恐旅步难,何独朱颜丑。

重阳节后北风多,景物萧条可奈何。


叶带寒声风外落,雁随霜信月中过。


愁来万事纷如结,老去孤忠耿不磨。

叶下宫槐老,云飞洛浦秋。


复陪元礼棹,却望仲宣楼。


曲岸迷频转,遥山碎不流。

嬉游乘晓霁,登览犯秋寒。


不出埃尘外,安知在壤宽。


宫前断山碧,林表落霞丹。

首夏别京辅,杪秋滞三河。


沈沈蓬莱阁,日夕乡思多。


霜剪凉阶蕙,风捎幽渚荷。

木叶纷纷下,东南日烟霜。


林山相晚暮,天海空青苍。


暝色况复久,秋声亦何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