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日下繁香不自持,月中流艳与谁期。


迎忧急鼓疏钟断,分隔休灯灭烛时。


张盖欲判江滟滟,回头更望柳丝丝。

清汴长淮莽苍中,扬州画戟拥元戎。


南连近甸观秋稼,北抚中原扫夕烽。


茶发蜀冈雷殷殷,水通隋苑月溶溶。

昆仑左右两招提,中起孤高雉堞西。


不见烧香成宿雾,虚传裁锦作障泥。


萤流花苑飞星乱,芜满春城绿发齐。

萧瑟通池閟茂林,岸傍无复属车音。


涵春似恨隋家远,涨晓疑连蜀井深。


斗草事空烟冉冉,司花人远树阴阴。

璋公不出院,群木闭深居。


誓写一切经,欲向万卷馀。


挥毫散林鹊,研墨警池鱼。

细雨曲池滨,青袍草色新。


咏诗行信马,载酒喜逢人。


性为无机率,家因守道贫。

阙角孤高特地迷,迷藏浑忘日东西。


江流入海情无限,莫雨连山醉似泥。


梦里兴亡应未觉,后来愁思独难齐。

山头孤塔閟真人,云是僧伽第二身。


处处金钱追晚供,家家蚕麦保新春。


欲求世外无心地,一扫胸中累劫尘。

嵇老清弹怨广陵,隋家水调继哀音。


可怜九曲遗声尽,惟有一池春水深。


凤阙萧条荒草外,龙舟想像绿杨阴。

信脚东游十二年,甘泉香稻忆归田。


行逢蜀井恍如梦,试煮山茶意自便。


短绠不收容盥濯,红泥仍许置清鲜。

堂上平看江上山,晴光千里对凭栏。


海门仅可一二数,云梦犹吞八九宽。


檐外小棠阴蔽芾,壁间遗墨涕汍澜。

浮香绕曲岸,圆影覆华池。


常恐秋风早,飘零君不知。

微月淡芜城,飞萤纵复横。


蛙鱼凉亦乐,跳港触荷声。

荒城孤绝处,犹指玉钩亭。


凉月遍宜上,江南山更青。

同辇笙歌地,荒池风露天。


无心更怀古,凉夜正甘眠。

几年不解向沧洲,矰缴曾伤质转幽。


端倚主人怜采色,要随鹓鹭濯清流。

许近清池养羽仪,恩波稳暖自忘归。


长依竹石供潇洒,不学苍鹰饱便飞。

早识参知公,矫矫一世师。


东序悬钟镛,西清列敦彝。


及乎觏象贤,宛然慨风仪。

字许桓谭问,名因求仲闻。


数楹浣花借,一水武夷分。


竹袅干云色,兰滋过雨芬。

小凿通鱼缓,幽栖得燕新。


地方韦氏曲,池是习家邻。


梦好从难弟,诗成托有神。

闻君卜筑处,巧得越江偏。


宛转天疑隔,栖迟境自玄。


草萦双屐远,花借一尊先。

九曲池边第一开,舣舟同赏尽高才。


弯流自得黄河势,怪石应从紫阁来。


尘外恍迷仙境界,竹间深有古亭台。

刳地决洪波,深流隐木鹅。


樯高帆系锦,堤暖柳藏河。


泰甚心方兆,颠危念则那。

广陵春欲归,九曲池先暖。


积雪未全消,流波已全满。


宫城落乔木,岸竹排纤簳。

越调隋家曲,当年亦九成。


哀音已亡国,废诏尚留名。


仪凤终沉影,鸣蛙祇沸声。

晨出广陵城,气候喜晴旭。
生烟织前林,杂英纷满瞩。
长河理轻舟,宾朋偶相逐。
水调新声尽,池荒遍绿苔。
晚云疏远树,野色上高台。
径草闲能碧,篱花寒未开。
前朝池阁尽尘埃,登览惭无吊古才。
旧物只馀苍石在,断墙曾识翠舆来。
回环竹径穿幽鸟,寂寞茅檐覆故台。
玉林散策才亭午,九曲流觞对偃松。
脱尽皮肤见真实,卧看桃李竞丰容。
上方细看锥沙刻,丈室连浇玉乳浓。
野僧亦复稻畦衣,两两三三巾口归。
拂拭涪翁刑部句,晚风吹泪对斜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