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欲遣清风扫乱云,先将一雨净游尘。


今年大作中秋事,月色何孤我辈人。


照却八方还剩在,看来千古许清新。

双溪叠嶂旧知名,投老初登眼不醒。


一雨飞来四天黑,乱云遮断万峰青。


急呼月色开秋色,夺得昭亭与敬亭。

州在三峰最上头,上头高处更高楼。


都将万壑千岩景,堆作双溪叠嶂秋。


晚雨才收山尽出,暮天似水月如流。

晚色熹微暖似薰,儿童欢喜走相闻。


无端星月照湿土,依旧山川生雨云。


旅枕梦寒涔屋漏,征衫潮润冷炉熏。

月出赤甲如金盆,蹲龙呀口吐复吞。


长风浩浩挟之出,影落半江沉复翻。


天高夜静四山寂,惟有滩声喧水门。

云销澧阳风,月生岳阳水。


谁推赤金盘,涌出白银地。


徘徊忽腾上,蹀蹀恐颠坠。

雨惜山容敛,云矜棹影开。
忽看霁色射林隈。
为问湖亭清影、为谁来。

山头冷月出,射我幽窗明。


屋东有新梅,寒影交疏棂。


暗香不可挹,仿佛认繁英。

落日在烟树,云水两空蒙。
澹霞消尽,何事依约有微红。
湖上晚来风细,吹尽一天残雨,苍翠湿千峰。

将雨日已晏,既晴天亦曛。


风从莽苍来,云向西南奔。


忽于苍玉玦,拥此黄金盆。

秋日忽复翳,暮色横陂陁。


黯黯窗户暗,森森修竹多。


我懒不点灯,枯藤与婆娑。

宝历三千岁,龙飞二十春。


胡弓不窥月,塞马自无尘。


礼乐湮沦久,君臣制作新。

月出古城东,海气浮空蒙。


车骑各已息,宫阙何穹窿。


牧马草上露,吹笳沙际风。

次第看花已作尘,出关烟景似初春。


东风又绿先畴土,血染谁哀让畔人。

西曹满百第相闻,东阁招延气自春。


鸡肋天教辞怒臂,牛心公与慰馋唇。


酒红欲去风吹颊,山碧来迎月满身。

我登石公山,其颠据湖心。
东西两轮对出没,东轮黄金西紫金。


紫轮冉冉破天碧,羲和鞭挥六螭息。

葛翁令勾漏,晚入罗浮山。


丹成尸解去,遗迹犹班班。


当年薪水人,亦得刀圭残。

驿楼枕回洲,湍汊声活活。


霜芦花犹泛,烟柳叶渐脱。


月出凫雁鸣,孤艕寒江阔。

溧滨三度见中秋,感叹光阴逐水流。


常是浮云妒佳月,不容老子醉高楼。


鲈香易动张翰兴,鲸背难追李白游。

三秋此夕恰平分,城市人家半闭门。


正忆紫云吹玉笛,忽惊皓月照金樽。


宦情素薄鸿初到,诗兴方浓雨又昏。

素月出东岭,照我白玉床。


床上何所有,累累书一囊。


诘曲科斗文,读之不成章。

百年优孟旧衣冠,合作登场傀儡看。


过眼荣枯皆嚼蜡,切身经济是加餐。


游随极浦双鸥远,梦倚归装一剑寒。

寇公家计魏三诗,鼎鼐楼台绝妙词。


廉吏儿孙贫不讳,先人清白世元知。


久将寒士题名刺,惟把闲心付酒卮。

出国门驱薄笨车,抽帆万里指吾庐。


亦知蜀道真难上,可奈长安不易居。


糊口那能还井邑,因人转得问乡闾。

秋风又袭客衣凉,人海漫漫笑独藏。


近水有心思结网,补牢无术救亡羊。


廿年裘马输纨裤,千里琴书胜锦囊。

东峰高如屏,月出久未知。


竹影忽上窗,淡台时参差。


幽人坐数息,瞑久息愈迟。

燕山一片月,夜照白莲花。
千里万里同为客,三人五人齐忆家。


与君俱是悠悠者,意气相逢不相下。

陇麦青青沟柳新,春归聚落少逢人。


如何试与持鞭手,拂却向来身上尘。

宵中纠缦缦,大象乃苍苍。


似竭风云力,方开斗极光。


昭回同四表,焕发始中央。

黾勉秋期竣,适当云汉清。


光为君子吉,化以圣人成。


豫野招贤见,宵中太乙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