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想君秦塞外,因见楚山青。


槲叶晓迷路,枳花春满庭。


禄优仍侍膳,官散得专经。

枳棘君尚栖,匏瓜吾岂系。

念离当夏首,漂泊指炎裔。

江海非堕游,田园失归计。

东去长安万里馀,故人何惜一行书。


玉关西望堪肠断,况复明朝是岁除。

古来英特士,往往沈下僚。


念君鸾鹄姿,俯首栖蓬蒿。


霜气敛陂泽,伊流才半篙。

少小縻一官,身世两相补。


为饱西复东,志愿劣儿乳。


不无同心友,颇压折腰膂。

君才本高绝,流俗固难谐。


桂生樗栎林,宁免相突排。


勾稽谅多暇,帘箔蔽公斋。

夙昔一樽酒,相从清泗滨。


回首欻四载,长安逢故人。


交情久益淡,辞笔老加新。

结茅临古渡,卧见长淮流。


窗里人将老,门前树已秋。


寒山独过雁,暮雨远来舟。

逦迤曙云薄,散漫东风来。


青山满春野,微雨洒轻埃。


吏局劳佳士,宾筵得上才。

清秋来几时,宋玉已先知。


旷朗霞映竹,澄明山满池。


葺桥双鹤赴,收果众猿随。

粲粲美仍都,清闲一贵儒。


定交分玉剑,发咏写冰壶。


风景随台位,河山入障图。

萧条蓐收穷,疏树失秾绀。


北风动地起,云揽红日暗。


李君邀我游,肴蔌治寒檐。

与君今日混风尘,明发生涯各自新。


何限吴山何限色,不将名姓借时人。

五陵车马日翩翩,上客空劳玳瑁筵。


欲觅阮家青眼去,只烦流水两三弦。

把卷思高兴,潇湘阔浸门。


无云生翠浪,有月动清魂。


倚槛应穷底,凝情合到源。

官罢江南客恨遥,二年空被酒中消。


不知暗数春游处,偏忆扬州第几桥。

使君堂左侧,一径转幽森。


地阻青林僻,亭开碧水深。


薄遗投绶意,因寄濯缨心。

良宵无幸听云和,程史闲看对岳珂。


纳纳乾坤人自老,悠悠今古事何多。


春回短褐凭谁送,客厌寒毡不我过。

欲返瀛东力未支,天涯相望一茅茨。


逢人话到桑麻后,羡子书言社稷时。


开径不当驰马地,濯缨谁共狎鸥池。

伏腊年来尽可支,鸡栖豚栅拥茅茨。


病魔却苦无虚日,酒量那能及往时。


一任野翁闲竞席,几将衰发笑临池。

锦缆牙樯江上过,滔天烟焰起风波。
欲将一臂扶周鼎,可奈三军作楚歌。
誓死不依元日月,精忠独照宋山河。
一点丹心忆翠华,无边风景送星槎。
寒云渺渺随秋雁,孤鹜翩翩带落霞。
自信穷经能致用,谁知忧国总忘家。
白云飞处是家乡,一度观云一度伤。
望目未穷千里外,归心已堕二亲傍。
非无厚禄供甘旨,亦有朋尊介寿康。
晴旭丽金台,长林蔼香雾。
东风吹柳花,禁城春欲暮。
故人天上回,满头新雨露。
伊人蚤岁富才猷,郎署名成正黑头。
忠孝未酬君父德,风霜俄报柳蒲秋。
半窗孤月皇华节,万里长江旅衬舟。
李侯持尺璧,十五城不换。
倦飞偶栖棘,孤鸣异巢鹳。
淮海一俊乂,博洽识理乱。
往来曾看瑞竹图,君家盛事传里闾。
阿翁抱孙宴宾客,祝词尽夸鸾凤雏。
今日重看瑞竹记,旧家文物君能继。
儒生有策致时康,送子城南别意长。
四十脱身辞簿尉,九重虚已问贤良。
杠梁往往农功后,榆柳阴阴官路傍。
伊人郎署资,矫矫乃遗直。
读书乱山中,讵肯徇甔石。
圣明允神断,血狱岂冤抑。
李家自古两诗仙,太白长吉相后先。
蟠螭屈曲作妙语,到今气焰干云天。
君家家里二奇子,眼如明珠头玉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