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万竹霜秋逼坐清,一丘君计已垂成。


扬州筱簜真为美,王氏琅玕旧有名。


坼地苍鳞争峭茜,干云翠尾出峥嵘。

李生昔登西岳峰,泚笔题我金芙蓉。


岂谓姓名荣二华,只怜风雨失双龙。


燕中旧社人人筑,吴下诸山处处筇。

四顾空搔首,中原独抚膺。


月寒青海雁,风偃赤霄鹏。


道路逢他辈,声华亦可凭。

识汝沾沾意,曾因御李君。


死犹能借客,生可罢论文。


附骥吾何有,登龙世所闻。

黄鹄辞天池,周游于中土。


秋禾郁如绣,徘徊能无下。

李侯手挽三石强,左射右射势莫当。


饮羽犹然动逸劲,白日迥接星飞芒。


彩旌乱驰鼓人震,徐插繁弱神扬扬。

鹊湖春雨暗青山,流水桃花相对闲。


共道闭门无外事,不知清泪落人间。

翩翩露冕拥朱轩,十二诸侯济上尊。


才大梗阳无讼狱,政馀元礼有登门。


齐风共许中原色,楚些能忘大泽魂。

卜筑新开济水浔,当门草色著书深。


歌成明月难酬璧,买罢青山有赐金。


海内交游虚屈指,天涯书素好论心。

明堂堂成不见帝,十二牧伯朝逡巡。


丞相肩舆入内殿,摇笔一扫三千人。


王生束装视黜籍,乃见武昌吴国伦。

人间奇事竟何限,李生掉头西出关。
金鱼紫衫掷中道,曳耒长耕历下山。


巨灵高掌摭不住,玉女噏呓愁云鬟。

昔我游济中,于兹二纪徂。


叨陪雪宫宴,地底喷真珠。


斗雹跑突泉,弄蟾大明湖。

长啸宇宙间,扬马宜同时。


前辈复谁继,名家信有之。


博采世上名,得失寸心知。

双珠出海底,飞在白云端。


海月明可掇,不为世人观。


长鲸正崔嵬,为我扬波澜。

呜呼,吴郎似不欲女人间住,毕竟何方可容女。
造物由来有深意,丈夫未必终穷苦。


屈家老翁错解事,强作区区不平语。

遘难走齐郊,怦营厌微生。


微生且不惜,焉在冠与缨。


何意双丝短,羁绁我长征。

黄鹄何昂藏,肃肃金为衣。


感帝发嘉祥,徵歌幸见仪。


非无稻粱惠,所志在天池。

幄中有奇质,拟是吴宫姝。


腰间瑰瑜佩,耳缀大秦珠。


宛若惊鸿度,灼如舜华敷。

置酒前为别,炙笙治哀丝。


中有艳明珰,二八绝代姿。


轻裾回芬发,自然成蛾眉。

韦布走四海,万乘失一畸。


悬知势分剧,心各有所施。


踯躅生人间,含悃将向谁。

今日别我友,还望之故乡。


故乡岂无欢,我友安得将。


行者惨不辉,居者以彷徨。

历下无真气,词林失大贤。


那能诅岱岳,谁与问高天。


才去垂三斗,悲来遍八埏。

鹦鹉洲前祢客过,英魂磊砢堕江波。


千秋一入高阳手,为问鸱夷量较多。

七尺苍藤织寒玉,上有筼筜映眉绿。


昨夜方床小簟眠,却疑身在潇湘曲。

龙井侬分玉乳花,虎丘余剪碧璚芽。


何时踞坐松阴下,纱帽藤衫对品茶。

西山石耳堪砺齿,挟露过云味更新。

莫怪殷勤相寄赠,只今谁是采芝人。

衡门秋色远京尘,畏客时时称采薪。


莫为问奇容载酒,近来年少易窥人。

曾将仙籍问三山,次第安期与大还。


惟有吴郎浑未得,至今踪迹在人间。

风雨千林剑色分,中原吾党渐离群。


莫言天上无推毂,总向青山领白云。

客有儒中侠,人怜身后名。


言从徐孺子,得尚济南生。


山水存遗操,冰霜问旧盟。